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
为什么“一鲸落,万物生”

为什么“一鲸落,万物生”

作者: 无用之用 | 来源:发表于2020-04-08 01:07 被阅读0次

    这几天抖音经常刷到“一鲸落,万物生。”

    怀着好奇的心理,还有好多的疑问开始进行搜索,得出了一些结论。写下这篇文章,跟大家一起分享。

    1.什么是鲸落?

    2.为什么不是所有鲸鱼死后都会鲸落?

    3.鲨鱼和其他大型生物死后为什么达不到“鲸落”的效果呢?

    接来下我会在这篇文章中一一进行回答。

    1.什么叫鲸落?

    鲸落(Whale Fall):当鲸鱼在海洋中死去,它的尸体会沉入海底,生物学家称这一过程为鲸落(Whale Fall)。一座鲸鱼的尸体可以是供养深海生命的食物,可以使以分解者为主的循环系统长达百年。鲸落与深海热液、冷泉一样,是深海生命的“绿洲”,孕育着丰富多样的深海生命。在北太平洋深海中,鲸落维持了至少有43个种类12490个生物体的生存,促进了深海生命的繁荣。

    鲸落被认为是维持深海生命和生态的驱动性食物来源,鲸鱼尸体分解的不同阶段支持着从大鲨鱼到微小细菌等生物群落的演替。鲸落演变主要有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移动清道夫阶段(mobile-scavenger stage)。

    盲鳗、鲨鱼、一些甲壳类生物等以鲸尸中的柔软组织为食。这一过程可以持续4(至少)至24个月(取决于鲸的个体大小)。期间90%的鲸尸将被分解。

    第二阶段:机会主义者阶段(enrichment opportunist stage)。

    机会主义者(机会种)能够在短期内适应相应环境而快速繁殖。这里所说的环境,就是鲸尸、鲸骨。在这个阶段,一些无脊椎动物特别是多毛类和甲壳类动物,能够以残余鲸尸作为栖居环境,一边生活在此,又一边啃食残余鲸尸,不断改变它们自己的所在环境。他的异养动物(如蜗牛和蠕虫)利用较大的食腐动物提供的剩余食物,它们在鲸落周围的沉积物中定居下来,并在鲸骨上或鲸骨内清除任何的残留物。

    第三阶段:化能自养阶段(sulphophilic stage)。

    大量厌氧细菌进入鲸骨和其它组织,分解其中的脂类,使用溶解在海水中的硫酸盐作为氧化剂,产生硫化氢。化能自养细菌例如硫化菌,则将这些硫化氢作为能量的来源,利用水中溶解氧将其氧化,获得能量。而与化能自养细菌共生的生物也因此有了能量补充。某些细菌可以直接从硫中获取能量,而较大的生物则依赖于生活在它们体内的减硫细菌(称为细菌共生)

    第四阶段:礁岩阶段(Reef stage)。

    当残余鲸落当中的有机物质被消耗殆尽后,鲸骨的矿物遗骸就会作为礁岩成为生物们的聚居地。

    用我的话来解释一下这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鲸鱼死后下沉海底的过程中,会引起很多其他鱼类的注重,比如鲨鱼、盲鳗等等…它们把鲸鱼的大部分软的肉吃的差不多了。

    第二阶段:鲸鱼的骨头沉入海底,上面还保留着一点肉,这时候一些无脊椎动物还有甲壳类动物,必须章鱼、蜗牛、一些蠕虫等等,它们暂居于此,边住边吃鲸鱼尸的残渣。

    第三阶段:因为鲸鱼是哺乳类动物,它的骨头里面有脂类,这个阶段跟海底的一些其他的物质进行混合,开始产生一些新的物质。吸引了一些微生物,比如一些细菌类生物附着鲸鱼骨上进行生存。

    第四阶段:鲸鱼的骨头给海底的生物搭了一个“小村庄”,因为海底什么都没有,鲸鱼个头非常大,就形成了一个大的村庄,让一些喜欢寄居的生物,有了一个家的地方。时间长了,周围的生物越来越多,就形成了一个新的生态环境。

    这就形成的鲸落的全过程

    2.为什么不是所有的鲸鱼死后都会鲸落?

    大多的鲸鱼死后,由于体内的压力和水的密度,有一定比例,所以死后会浮在水面上,沉不到海底。

    只有极少数的鲸鱼在水下因为老了,或者生病了,被溺亡。体内的压力和水的密度有了变化,才会往下沉到海底,形成“鲸落”。所以“鲸落”才会非常的稀有。

    3.鲨鱼和其他大型生物死后为什么达不到“鲸落”的效果呢?

    首先形成鲸落是要满足几个条件的。

    1.体型足够大,可供生物长年分食。

    2.骨骼要有营养成分,这大多出现在哺乳性动物身上。

    3.骨骼里需要分泌丰富的体脂,一般的鱼类是达不到的。

    鲨鱼体积太小,不够达到让其他生物长年分食。而鲨鱼只是鱼类,并不属于哺乳性动物,它的骨骼里面也没有丰富的体脂和营养成分。达不到能吸这么多生物来附着它。所以只有鲸鱼死后才能产生鲸落,到达“一鲸死,万物生”的效果。

    鲸落是鲸鱼对大海的最后一次温柔,用它的死,换回了万物生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一鲸落,万物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gia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