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准素生活开始于两年前3月20日,那天晚上在广州机场滞留,那天的机场电视正在播放当天国际素食日的有关视频,面对血淋淋的屠杀画面,扯痛了那道抹不掉的伤痕……那时就下了个决定:turn over a new leaf,go vegan。
在乡下的童年里,养过一条黄狗,学龄到了要随父母去城里读书。看着三舅舅追着黄狗,一番折腾,终于把狗狗杀死在石臼里,不知那时候他们是否知道有个孩子在后面无力的追着哭着喊着“别杀了……”
一个准素食者的自白其实,或许每个孩子都有过类似这样的瞬间,只是你不一定都回忆得起来了。你养过两只毛茸茸的小黄鸡,看着他们可爱的样子,那时候也许你真想照料它一生一世。后来,鸡生了蛋,再后来它成了一道菜。你好像吃了,又好像没有。
在我之后所有的记忆里,逢年过节,母亲杀鸡杀鸭,我是从来没帮过手……大学毕业独立生活后,我是从没买过活物的;有了家庭,更是少不得去采购和下厨的,仍是如此。每当有人送来农村的活鸡活鸭,对我就象烫手的山芋,赶快送走。虽然这样,实际上我仍是吃货,餐桌上抵不住美食的诱惑,只是不吃野生动物,也不去吃一个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母爱的动物。
我选择了茹素,是抱着对生命和自然最大的敬畏和忏悔。
至今素龄已经两年多了,偶尔也吃点肉边菜,但绝不吃大块肉。每次饭桌被人问起,我都想办法回避。有人说是为了健康,有人说因为信仰。虽然我是佛弟子,但我食素的缘起与宗教信仰并没有关系。说真的,我挺害怕那些似乎看着怪物的目光……尽量的,务种饭局也就不参加了。有时候我出差,去一个小店,要一份青菜豆腐,吃碗面条。那种清淡自在的感觉,是那些胡吃海喝的人很难想象出来的。避免不了饭局的,我仍旧开心的吃我的肉边菜,也开心的看着他人大快朵颐。在宁夏甘肃贵州,所有的汤里少不了有牛羊肉的,我的身体似乎有一种自动选择清理的反应机制。
我尊重所有人对食物的选择,包括我所爱的家人。这世界是自由的,每个选择都缘于你自己内心的选择。
一家人,离不开饭桌。周末我会采购下厨,荤素都有。从茹素以来,更加珍惜各种食材,芦蒿豆干,清蒸鱼,炝黑木耳,红烧鸭肉……槐花的季节还会做槐花饼。家里有个烤箱,等于多了个菜系……烤好的面包上打个鸡蛋,洒上洋葱、西红柿,关键是马苏里拉芝士,拉丝感很好!
一个准素食者的自白一个准素食者的自白 一个准素食者的自白
茹素后,嗅觉与味觉更加敏感,朴素的食物也更不普通了,即使嚼着一口白米饭,也越嚼越有味。而且发现许多以前闻所未闻的蔬果花食。轻启唇齿,你可以感觉到食材的清甜。或许苏轼感叹“人间有味是清欢”,就是食材本真的味道。
一个准素食者的自白一个准素食者的自白
西方有句话You are what you eat,我想是有道理的。茹素后,身体轻盈无负担,很容易发现自己是饿了还是馋了。我想,饿是生理上的需求,馋是心理上的欲望。而且不管发生什么,更容易审视与看见自己的情绪,心更容易安静下来。心越清静,食量也越少。茹素,亦如素。
信奉素食主义的萧伯纳说他这辈子也没什么可夸耀的,也就是送葬的行列会比别人长一点,因为那些本该葬身他腹却能幸存的家禽家畜,也会加入其中。
一个准素食者的自白卡夫卡决定终生素食之后,站在一个鱼缸前喃喃自语,他说:鱼啊,我终于可以问心无愧地注视你们了。我理解他的心情。看到鸡犬徜徉,你的目光柔和,它们也是。它们明白,你们彼此不会邂逅在餐桌之上。
用爱因斯坦的话做结尾吧:“我们的任务是一定要解放我们自己,这需要扩大我们同情的圈子,包容所有的生灵,拥抱美妙的大自然。没有什么能够比素食更加有益于人类的健康,并增加在地球上生存的机会了。”
一个准素食者的自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