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88832/6e73d1edcb55ebf7.jpg)
最近在打世界杯,就说一个和足球契合的类比:你或许见过一个球队从后场组织一次进攻,多次精巧的配合,传球,过人,终于到达一个绝妙的位置角度上,前锋飞起一脚——球打偏了。
这不稀奇,很常见。不常见的是:到达一个绝妙的位置角度上,前锋停下来不肯射门了。这在足球场上几乎不可能看到,但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常见。
我看过不少书,听过不少培训,很多书籍和培训课程的组织都是采取2W1H的思路,即:
- What?我今天要给你讲什么主题?
- Why?这个主题为什么重要,你为什么要学?
- How?你要做好这件事,你需要怎么做,遵循哪几个步骤?
逻辑清楚,论证严谨。我写了很多文章来总结自己的思考,自我感觉部分写得好的也可以做到这种层次。
但是,这远远不够!时间一久,总结的东西就开始健忘了。甚至过段时间再总结一遍,用印象笔记一搜,发现半年前就写过类似的主题,嗯,半年前的那个家伙总结的还挺不错呢……
为什么会这样?缺什么?缺少【行动】这临门一脚!
1. 输出是个浅层次的行动
首先写作这种输出方式是个不错的行动,真的可以做到【输出倒逼输入】。我从去年3月份到现在连续写了一年多,可以完全负责的说,写的比我任何一个忠实读者看的都要多!你不一定每篇都看过,但我确实每篇都写下来了。
这好笑么?这其实很正常。锻炼身体的人,天天练,并不指望旁人每天都去围观,因为练出来的肌肉是长在自己而不是观众身上。写作像锻炼一样,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读者看不看倒是其次。
但是,仅是写作这种输出行动还不够。遇到的尴尬前面讲到过。即使产生一个【洞见】,从What,到Why,最后潜心费力研究出行动步骤How。过段时间就记不清了,写出来的笔记只能作为方便复查的工具。
真正深层次的行动,是把这个【洞见】内化成行为习惯和思考模式。
比如说前段时间学的【情境影响】,两天课程学完,总结出一篇学习笔记,并不是这个主题的完结。真正的完结应该是,接下来工作生活遇到的各种情境中,自己在处理的时候,起心动念,潜意识之中,不需要思考的行为习惯就已经符合情境影响的理论步骤。这需要大量的练习才有可能做到,远不是写一篇笔记可以替代的。
记得教练技术GROW模型(之前写过《如何用GROW模型和下属沟通?》)里面的最后一步Will,就是在确认行动。把一次教练引导落实在对方的行动上,起到真正的作用。很值得学习。
还有在之前写的《3Q阅读法》里面最后一个问题,【我可以做点什么吗?】也是在引导行动。这个行动,不应该只是写一条读书笔记,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落实行动。
2. 设计你的落实行动
先举一个老网民可能熟悉的例子,以前电影和电子书的正版平台不多,盗版非常多。你很容易下载到一些电影和电子书内容。不少网友喜欢囤电影或者电子书,特别是电子书,下载个电子书的压缩包有上百本书,放在硬盘上也不怎么占空间,很有成就感,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电子书和电影放在硬盘上不会产生收益,读过和看过之后才有可能产生收益,这两者之间缺少的就是设计你的落实行动。
落实行动的关键在于问自己另外两个【W】:
- When:什么时候来做这件事?
- Where:在哪里做这件事?
比如,上面的电子书,如果确定了是本值得看的好书,就可以问自己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去看这本书了。比如每天晚上睡前半小时,坐在床上读,预计一个月读完。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行动计划。
当然,你为了自己制定的计划可以顺利的执行,你可能还需要一些额外工具也好,装备也好去帮助自己构建仪式感。仪式感的构建对于你坚持一项行为至关重要!这可以被称为:
- By What:借助什么工具来构建仪式感?
比如如下几种常见的做法,或许就有适合你的:
- 在床头放好你的kindle或者iPad,方便你坐在床上随时可以拿起来。
- 利用一个手机APP(比如印象笔记)对每天的阅读做记录。
- 床头墙上贴一个【睡前阅读《xxxx》半小时】的提醒便签纸。
- 甚至贴一个月日历表格,每天读完在对应日期上,用彩色笔做标记。
- 你还可以把这一系列仪式感的东西拍照发到朋友圈。
总是,什么方式对你自己有效就用什么方式。
按照我的经验,贴在墙上的便签纸,远比记在笔记本上(无论是纸质的还是电子的)管用。人们对视觉的冲击总是更强烈,并且人们总是懒惰的。
比如,你学会了面对孩子要保持【温和而坚定】的态度,你甚至还整理出了响应孩子的步骤一二三四。你把它们记在笔记本上,告诉自己要坚决执行。当你家熊孩子再次惹恼你时,你会心平气和的找出笔记本,翻开你记录的那一页,看完之后再按照步骤去应对熊孩子么?别做梦了……
你最靠谱的做法是,在你的书桌前贴一张便签纸,把几个字的要点写上去。让它去帮助你压住想暴揍熊孩子一顿的冲动,温和而坚定的回应你的宝贝。_
很多时候,设计落实行动,就是想办法构建习惯的过程。一个习惯如果每日坚持则更加容易养成(参看《每日习惯是如何养成的?》),这样就可以说【知行合一】了。
最近,看《华杉讲透孙子兵法》扉页上,华杉的一段话很契合这篇文章的主题,我截图如下,大家体会一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788832/75b7116dc39c13ad.jpg)
最后,我们也就这篇文章确认一下落实行动。
- 找个合适的时间When?
- 找个舒服的地点Where?
- 把你认为重要的学习笔记,读书笔记,培训笔记拿出来,设计一个落实行动,引入合适的工具By What,构建你可以坚持下去的仪式感。
- Do it!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