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楹联
对联漫谈之口语对初探(三)

对联漫谈之口语对初探(三)

作者: 意禅_3553 | 来源:发表于2019-06-23 05:37 被阅读242次
对联漫谈之口语对初探(三)
对联漫谈之口语对初探(三)
对联漫谈之口语对初探(三)
对联漫谈之口语对初探(三)
对联漫谈之口语对初探(三)
对联漫谈之口语对初探(三)
对联漫谈之口语对初探(三)
对联漫谈之口语对初探(三)
对联漫谈之口语对初探(三)
对联漫谈之口语对初探(三)
对联漫谈之口语对初探(三)
对联漫谈之口语对初探(三)
对联漫谈之口语对初探(三)
对联漫谈之口语对初探(三)
对联漫谈之口语对初探(三)
对联漫谈之口语对初探(三)
对联漫谈之口语对初探(三)

巧妙的口语对儿,不都是出自大学者,有时一般劳动者也能对的很好。湖南平江东塔地方,男女老少对对子曾经成风。有次,李大嫂请篾匠张天新作篾,在旁说了个出句:

“弯楠竹破直篾挽圆箍箍扁桶装东装西”,

张一时答不出,后来,赵二娘帮他对了:

“短棉条纺长纱织大布缝小衣遮前遮后”。

全是生产生活知识,很有生活气息。

有一些口语对以思想性较强而引人注目。例如:

天高皇帝远,

民少相公多。

只准州官放火,

不许百姓点灯。

流泪眼对流泪眼,

断肠人劝断肠人。

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人误地一时,

地误人一年。

有一些则在艺术上取胜,如:

水中青蛙着绿袄,

油里螃蟹穿红袍。

北斗七星,水面连天十四点;

南来孤雁,月下带影一双飞。

天近山头,行到山腰天更远;

月浮水面,捞至水底月还沉。

乌鸦嘈雪地,张张竹叶朝天;

黄狗过霜田,朵朵梅花落地。

上述四联说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在平淡中有奇趣。出句以不易得,要对得工整巧妙,就更不容易,非有丰富的生活知识和出众的语言能力不可。

清末,光绪皇帝、慈禧太后相继死亡,成都官府衙门,规定家家户户要贴挽联,有家写出一副:

洒几点普通泪,

死两个特别人。

谑而不敬,被罚五元大洋。事后,那家又写出一联:

拗几个酸字眼,

罚五块大洋钱。

虽被罚款,精神不屈,嘻笑中有反抗。……

对联漫谈之口语对初探(三) 对联漫谈之口语对初探(三) 对联漫谈之口语对初探(三) 对联漫谈之口语对初探(三) 对联漫谈之口语对初探(三) 对联漫谈之口语对初探(三) 对联漫谈之口语对初探(三) 对联漫谈之口语对初探(三) 对联漫谈之口语对初探(三)

相关文章

  • 对联漫谈之口语对初探(三)

    巧妙的口语对儿,不都是出自大学者,有时一般劳动者也能对的很好。湖南平江东塔地方,男女老少对对子曾经成风。有次,李大...

  • 对联漫谈之口语对初探(一)

    口语对,包括对联的口头创作、俗语对和白话对联。它们的特点是通俗、口语化,或富有趣味性,为人们所喜爱。 其与文言对联...

  • 对联漫谈之口语对初探(二)

    俗语对的历史更要早些,而且多产生在黎庶平民布衣中。古代口语对中,许多也是文人的创作,但和文言对联有些不同。它还有不...

  • 对联漫谈(三)

    贺联举要 新婚,寿辰,新屋落成,开张典礼等等,一切庆贺场面,对联儿都可以占一席之地,而且引人注目,能产生各种积极影...

  • 对联初探之四

    幸有诗书伴左右 求得灯盏辨黑白 糊涂三杯吞下肚 明白五鬼跳上身 无才不悔己之过 失慧方知求祖宗

  • 对联初探之六

    能上能下真君子 忽左忽右是小人 而立之年,壮志凌云呼风雨 知命斯时,老骥伏枥写春秋

  • 对联初探之五

    一穷二白,唯有起早贪黑 出人头地,莫如奋发图强 常与先贤论高下 莫同后辈争短长 摒除贪婪念 斩断是非根 与天地并存...

  • 对联初探之七

    人情入目三分醉 世故悬心百岁愁 人前欢笑风无语 身后寂寥水有声 出门在外家乡远 举步回乡古巷深 含泪长思桑梓地 吟...

  • 对联初探之三

    贫穷自在千般好 富贵多忧万事难 人前苦酒强装笑 事后痛心不奈何 借我案上三千字 还他身后一世名

  • 架构文章

    架构漫谈 架构漫谈(一):什么是架构?架构漫谈(二):认识概念是理解架构的基础架构漫谈(三):如何做好架构之识别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联漫谈之口语对初探(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gqj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