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的选择灵感来自于刘微的《九章算术》他在“方田章圆田术”中讲到: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意思是说: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的时候,它的周长的极限是圆周长,它的面积的极限是圆面积。我稍微改动几个字,想用这个题目表达:一节课只有不断打磨、不断思考、不断改进,把每一个小细节无限放大,再精雕细琢,精彩的保留、有缺陷的改进,才能越来越接近“优质的课堂”,不止授课的老师得到了成长,也能让每一个参与评课的老师们得到一些的收获和感悟,这才是集体教研的目的,就像《论语》中提到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就如我今天讲的这节《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通过集体教研活动,每一个老师从不同的视角审视课堂,他们的发言让我这个“当局者”突破自身的局限,有了许多的思考和新的收获,为我今后的专业成长又吸收了新的“养分”。现将我的收获总结如下:
1.教师的课堂语言要仔细适时适度。
比如学完例题以后我说,谁能用一句精炼的语言概括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我看到有几个学生想举手,同时又偷偷观察四周的情况,看到没有人举手,最终又放下了。在评课的时候,有老师说道:“就是你的一句“精炼的语言”让学生感觉到了困难,如果改成——谁能总结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这样抛出的问题学生可以接得住,还能让后续的学生不断的去补充,慢慢的去修整语言,最终变成“精炼的语言”,就算是我们老师第一次看一篇文章,概括文章大意时,也不可能一次就达到精炼”。这位老师的发言真的“点醒”了我,这正好可以说明课堂是从不完美到完美的一次经历,学生是从不会到会的一次经历,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能在这个经历中互相成长,我们每一节都是为了让下一节课变的更好。
2.课件是为了辅助教学,而不是拖延时间。
使用课件的目的是让它恰到好处的陪伴我们的课堂,让学生更清晰的理解新知识,很显然这节课里我制作的课件没有达到这个效果,有很多步骤完全没有必要播放出来,结果使得跟不上课堂节奏。这也说明在不熟悉的地方上课,应提前做足准备,最好把需要的东西列个清单,不至于真正需要时心里干着急,这次我就是上课时才发觉电子教鞭找不着了,结果导致和学生的互动不够,没有关注边缘位置的学生,一直在教室前排转悠,因为得随时点击鼠标播放课件。
3.关注学生数学语言的使用和表达。
在小组讨论完后汇报环节,前面的几个小组长汇报时没有用到“平均分”这个重要的词,后面一个小组的女生注意到了,而我没有抓住此刻的重要机会表扬她的“不同”,说明我当时的关注点在学生汇报的“结果“上了,没有关注他们的过程性用语,看来我的课堂反应能力有点弱,只有抓住瞬间的机会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
记得佐藤学教授在《静悄悄的革命》书中写到: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该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看来课堂中的相互倾听对于学生和老师都是很重要的,这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
4.课堂板书应更倾向于算理的总结
注意板书的顺序,不必按照顺序一步一步写,应更关注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算理,应该结合着问题让学生看出计算过程中那个数变了那个数没变,为什么分母有变化分子没变化?再一次让学生回想刚才的画图环节,无形之中又加深了印象。
记得在一本书上看到:板书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创造,渗透着教师的学识、智慧和审美情趣。板书应力求做到直观形象、妙趣横生、造型优美,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还能激发兴趣、凝集学生注意力。今后我还需在板书设计上多学习多研究。
感谢配合我学习的同学们,感谢评课的老师们,你们的发言让我收获很多。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而一堂课需要40分钟更需要我们教师多练基本功,下课铃响不代表老师们完成了任务,让我们稍作休息、整理经验、反思改进为“下节课”做准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