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订阅了《前哨》,为的就是把握最前沿科技,同时为自己研究方向提供思路。如《前哨》第一期介绍的BrainProt盲人眼镜,让盲人可以通过舌头“看到世界”的突破性电子装置。这项技术源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教授Paul Bach-y-Rita做出的过去三十年内认知科学最伟大的突破—“大脑可塑性”,或叫“神经可塑性(neural plasticity)”
大脑可塑性,是指大脑可以为环境和经验所修饰,具有在外界环境和经验的作用下塑造大脑结构和功能的能力,分为结构可塑和功能可塑。脑的结构可塑是指大脑内部的突触、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可以由于学习和经验的影响建立新的连接,从而影响个体的行为。它包括突触可塑和神经元可塑。功能的可塑性可以理解为通过学习和训练,大脑某一代表区的功能可以由邻近的脑区代替,也表现为脑损伤患者在经过学习、训练后脑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的恢复。(此段内容摘抄至《前哨》)
自己当时研二,很新奇,也看到了科研原来是可以这么做的。也因此,自己也订阅了第二期的《全球创新260讲》,每天带着乳白色耳机,来去教研室的路上听。其中,有一期专栏中讲到表情机器人的产业发展现状及研究,其中提到情感化计算的共情能力。因为人本身就有很强的共情能力,所以机器与人产生情感互动的前提就是要让机器学会共情能力。而共情能力又涉及到人的微表情研究。当时自己很感兴趣,想到我们设计专业涉及人的认知,自己硕士时走的也是认知方向(虽然当时浅尝辄止),或许自己可以从这个方面入手。但那个时候吃不准,毕竟当时的认知只停留在大面上,蜓蜓点水。至于细节,心里很没底!那时候刚入学,时间尚充裕,想着利用这个机会能深入研究机器人产业发展,并在这个方面学习并做一些投资。结果后面忙起来,学习投资这件事就搁置了!
梳理的机器人产业现状后面,对表情机器人了解多了后,觉得自己之前没有计算机基础,可能搞不定表情机器人,同时这个领域和导师的方向及项目偏差太大了,也就作罢了!一腔热血可嘉,但真到时候毕不了业就麻烦了!
之后,了解了外骨骼,也很感兴趣。并且,重要的一点是,西工大本身在人机工效方面就做的很好,有一定的基础,可以充分发挥学校本身所蕴藏的优势。而且,毕竟之前我们学人机工程学时就接触过人的生物力学等知识,心理稍微有点谱。而且,人体生物力学、人体解剖学,甚至是运动学,动力学等自己都挺感兴趣,也是打算以此知识为原点建立自己的科研能力的。同时很重要的一点,也是我必须得考虑的是,这个方向并没有太偏离导师的项目。因此,可行性还是挺强的。至少当时我是这么想的,甚至晚上睡不着时越想越兴奋:觉得自己想得很长远,觉得自己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但自己勇而无畏,想象着自己以后带学生了建一个团队深入研究,等技术成熟后将技术产业化、开公司…哈哈,想的很美好啊!
后面和天大的同学交流,他告诉自己今年暑假他在北京参加机器人大会时,就了解到西交和哈工大的外骨骼已经做的很成熟了!他说他担心自己做不过人家。当时,一方面心里觉得自己有点井底之蛙,还没看外面的世界就沾沾自喜;另一方面也说,没关系啊,我又不和他们竞争,我只是从我的优势出发…
之后,在图书馆借书,下载了一些文献,认真了解之后,意识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设备。外骨骼本身就是机械、电子、控制、生物和认知等多学科交织的综合学术领域,是需要多学科团队一起开发研究的,而且关键是要有东西。但摆在自己面前的是,导师并没有涉及这个方向,也没有相应的设备,资源…所以,自己一个人单枪匹马,估计会很困难。巧的是,昨天民机专项统稿时,和一位师兄聊及外骨骼,他默默地告诉我她太太也是做外骨骼的,并说到外骨骼的辅能问题。而且,他之前也想做这个方向,但后面考虑到如果真的深入进去,想要做的好的话,估计得需要50个数,只能作罢!不过即使这样,师兄现在做人耳的工效研究,也已经花了十几个数了,而且这个方向,他仅仅做实验(如去医院采集数据等)就已经花了两年多。最后他告诉我,至少先读500偏文献,再说找方向的事吧!他太太做外骨骼,他说那些人的文献阅读量基本都是2000。所以,我还是想的太多,读的太少了!
当然,先对对于外骨骼领域我还很生疏,等后期了解更深一点,或许会写一篇比较深入的技术型文章。
另外,最近导师已经开始正式让我负责项目了,做民机内饰的工程化研究,偏人机工效及工程,历时四年。那天吃饭时,他提示到,虽然这个项目偏工程,要实地落地,但我希望你通过这个项目能掌握这一套能力体系,并在这个基础上开展研究。甚至,他都告诉我第一篇SCI应该发哪个期刊了!
所以想想,科研方向也是需要厚积薄发的,也是没那么随心所欲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