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遇到一个问题,就会想着一定要找到标准答案,就会把很多问题当做解题一样来完成任务,很多时候就会被说固执、死脑筋,不懂得灵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甚至对别人这样的评价而愤愤不平,直到最近的一些觉察我找到了自己的根源。
我之所以会被说成一根筋,很多时候是我缺乏逆向思考问题的模式。一个问题明明是有很多维度,而我是那个只看到一个维度,且自己认定了那一个维度,就会朝着那去,不撞南墙不回头,九头牛也拉不回来的状态。这样的一种状态,在最初是会被认作坚持不懈,到后面遇到的事情越来越多就会变成坚持原则不懂变通,再到后来就发展成了我突破成长的拦路虎。
我最近会对自己的这个特性有觉察,源于几件事。
1、我最近通过觉察到:只要就的思维模式,用一个反问的方式帮自己解开了多年的惯性思维的心结,也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我知道真正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是念力设定的某个问题解决就可以了,而是问自己这个问题真解决了这件事的目标就达成了吗?
2、我最近读了一篇更文,主题是推荐一个新疆作家的作品,其实属于种草广告类型的文章。那篇文章最后我知道是为了推荐书,我读完不但没有反感,而是特别期待地去看这个作家的书,最后我通过微信读书读了这个作家的书,也如文章中推荐的一样深深爱上了这个作家的文字,非常感激这篇文章的推荐,让我又认识了一个有趣的灵魂。
这样的一个被种草的过程,我突然想到了如何写一篇好的种草文这个主题。以前看到这个主题,我就会开启答题的惯性思维,这种思维模式下,我去学习这个主题,大概率是积累了一大堆的信息,而让我说清楚或者真正做到是不太可能的。根源在于我的学习模式上,带着问题思考也是有多种阶层的。普通的带着问题学习,就像我常规思维,我是在做这样一个解读题。进阶一层的带着问题学习,是我看到这样一篇种草了自己的文章,立刻就知道这是一篇好的种草文章,然后逆向问自己是这篇文章的哪些内容打动了自己?当我能找到打动自己共性的地方,也就是我写文章打动别人的地方,久而久之就能总结出自己的写种草文章的心得。这两种学习方式的差异,在于前者的输入简单,是通过正向搜索信息就能完成,而后者的是通过思考才能找到答案,整个输入到输出的过程是复杂有难度的,因而学习到的才能真正被自己理解和运用,这就是用心且认真思考的学习效率。
关于学习,不是一个拼量的过程,而是拼思考的过程,凡是经过思考而得到的领悟会比教书式灌输好很多,只是我们惯性思维的被灌输,慢慢对知识的渴求急于求成,慢慢就忘记了学习需要认真思考才能慢慢习得的。
想让自己的学习效率更高,用这个方法就可以突破:多用反问的方式来检验自己的认知。反问会通过逆向思维带我们进入之前没关注到的思考维度,这样会发现事情并非你以为的样子,而是有其他维度,其他维度就是新的突破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