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一生中会发生无数次,第一次似乎最特别,那时没有任何经验,完全凭借一颗赤裸的真心去与外界碰撞。
后来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经验逐渐丰富,为人处事越加熟练,然而再也没有了第一次那种特别的感受。
因为第一次是开始,也是结束。开始触碰自己的内心,开始为目标努力。第一次之后,就结束了曾经的懵懂无知,结束了对梦想百分之百的期待。
第一次过程中那种全心投入、却被现实打得头破血流的滋味,足以让人在后来形成深刻的教训和经验。
经验的确在漫长的人生中发挥着很大作用。然而,越强调经验,越会像上文所提的那样,眷恋于第一次的特别和过往的神圣中,使人裹足不前,会使人在潜意识里认为,这辈子的目的就是为了积累经验。
要是如今懂得的东西,当初能明白就好了。这种想法伴随一个人一生,临死前,种种经验在他脑海中浮现,他却发现,这些经验带不到下辈子去了。
因为诸事都有第一次、第二次,甚至第一百次,可人生没有。
我们所耿耿于怀的过往经验,强调的一定是过往对如今的影响,第一次对第二次的影响。如果所有的事情都只发生一次,其实根本就无经验可言。而人生恰恰是这世上唯一的、只有一次的事件。
何况,所有的经验都不是符合人的本心的产物。经验从自我与外界中的碰撞中获得,某种程度上,经验是外界对个人本心的驯化,它负责让你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然而至今为止,对错的标准一直在随着所处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经验的重要来源是外界,衡量标准也是外界。
很大的可能是,同样的本心下导向的思想和行为,你幸运一些,碰到了合适的环境、对的人,那么经验会告诉你,你是对的;不那么幸运的话,环境和他人的重创就会让你明白,什么叫做事与愿违。
那么,人的本心和追求去了哪里?它们不应该被经验所改变。因为相比从外界获得、由外界认证的经验和道理,作为人的使命才是最重要的——去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去为之而努力。
这个本心的追求,虽然一定程度上也受后天经验的影响,但本质上,它是一种属于与生俱来的东西,它证明着每个人作为“我”而存在的独特性。
为了追求这个东西,人们去经历,去感受,去思考,在这些过程中会失望、会得意,但无论结果如何,一定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
那些让我们有所感悟的经历和由此获得的感悟,都指向一个个具体的对象,这些对象是一个个事件,或者是一个个人。但说到底,这些人与事都只是载体。
执迷于过往经历中的某件事、或某个人,不是因为自己多么深情多么专一,而是因为忘记了自己的初心——我们因何而选择经历。
当人与事降临在我们身边,我们选择走进去,与这件事、这个人接触,成为其中的“入局者“,并非是完全被这件事、这个人所吸引或纠缠,被动地去经历、去获得经验和教训,而是因为,我们自己希望从这个具体的对象身上,获得本心的实现。
比如人为什么会爱上另一个人,为什么会为了一个事业去拼搏,他最初的目的绝不是为了这个人和这件事本身,而是它们背后所代表的某种东西——美好、自由、独立等等。
这也正是人生的奇妙所在。
所有抽象的期望与追求,要靠具体的人和事作为载体去实现,而往往这些人和事又会让我们深陷于其中,忘记自己的本心。这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人们都羡慕洒脱的人。所谓洒脱,并不是对什么都不在意,而是能不被经验所束缚,能看到自己这一生真正的使命和追求,并且铭记和执行。它看似由经验来证明,其实是它推动着经验形成与发展。
所以,去追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吧,去坚持自己的标准和追求吧,喜欢什么,向往什么,就继续去追求些什么。这一生绝不是“我”对经历的迎合、对经验的崇拜,而是“我”的本心创造出了经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