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小小的挎包。当初买的时候觉得它轻盈,小巧。人造革,菱形纹,长方形,一尺来长,半尺来宽,一只手就可以稳稳的握住。细细的肩带,黑油油的底色,简简单单的图案。手机, 钥匙,银行卡,都可以塞下,不觉得累赘。散步的时候,提着走很久的路也不觉得重,比起那种四四方方,厚厚重重的电脑包轻便多了。可是这个包背久了,由于反反复复的拉来拉去,拉链的提手断线了,继而,摇摇欲坠,呼之欲掉了。但其他地方还是好的。以前在老家的时候,这种小问题,找个修鞋匠就可以搞定,家里的一条街上起码可以找到四五个修鞋匠。可是在这个“繁华的大都会”就是找不来一个修鞋匠。而且现在的快时尚潮流也是鼓励消费者,用完一个季度就不要把你买的时尚穿出来了。渐渐的就不愿再背这个包出门了。最后它被扔我到角落里,弃之不用了。
这次回老家的时候,出门太着急,一时找不到其他的包,就把这个包背回了老家。在家那几天正好得空,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抱着试试的想法,竟然让我在东大街上找到了一个修鞋师傅。那种久违的感觉就像是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霖。修鞋师傅一看我这个包就说这是个小问题,你先坐会,马上给你修好。
只见他随便找了块边角料,按照原先提手的长度,刷刷几下,就剪了一小块下来。然后把它贴到原先的拉链处,再用修理机灵活得往接口处来来回回车了几道线,就像小鸡啄米般,轻轻一点,线就车进皮料里了。再麻利的把线头拉出来,咔嚓一剪,提手就缝好了。那个缝线处,不细看还不大看出车线的痕迹。
现在这个包又宛如崭新的一般挂在我的肩上了。
在路上那我又回想起小时候修鞋的场景。那个时候物质条件不好,一双鞋都要穿好久,不像现在穿坏了就扔。但是小孩子都皮的很,又在长身体的时候,鞋子很快就会穿坏。所以妈妈在给我们买新鞋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修鞋师傅贴一块边到新鞋上,这样更耐磨,虽然样子难看但是鞋子穿的更久。如果是鞋子穿久了,破了洞,也会想办法找师傅,用块破布把那个洞给补好,直到这双鞋子完成它的历史使命。现在的人物质条件好了,都习惯了,坏了就扔掉,不再需要修补匠的工作了。补鞋的,补锅的,补衣服的,修钢笔的,修表的。。。都属于淘汰工种了。一个包,一双鞋,一件衣服坏了,破了,烂了,都可以扔掉。但是一段破损的关系呢?是否也如同包包一样用坏即扔,不再去想,它需不需要修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