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唐时期高官近臣多是名门望族的门阀,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跟古代人才选拔制度有关,造成这种问题的根由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的察举制(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以及发展到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
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到了东汉末年,已为门阀士族所操纵和利用,他们左右了当时的乡闾舆论,使察举滋生了种种腐败的现象,与要求参与政治的中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在如何选官的问题上斗争激烈。
曹操死后,曹丕在采纳陈群的创议后,于是九品中正制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九品中正制的主要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九品中正制不仅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构成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隋唐就是魏晋南北朝的延续,杨坚篡位后,就想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寒门来取代门阀士族,只是操之过急,一下玩崩了,隋朝灭亡。李渊半年就打进了长安,取得了门阀士族的支持,就篡位成功了。同时,隋唐时代是身份制的社会,世家大族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在所有尊贵的世家大族中有五支最为尊贵,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这就是当时五姓七望的大士族,崔氏、裴氏就是最大的两个。
门阀又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阀阅指家族官历、功绩。所以门阀士族,就是世代为官的读书人家族。虽然隋唐开始用科举制选拔人才,平民百姓得以“学而优则仕”,但“学”也是个问题。国家定儒家经书成为主要的教材,可经学难学啊,经学大师多传给子孙弟子。隋唐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度,开始科举制,但学问已经被这些家族垄断几百年了,平民弟子念的极不稳定的私塾怎么能跟这些自小正统严苛教育的世家弟子相比。即便隋唐皇室再打击这些家族,可朝廷还是要用人的,国家还是要治理的!是以隋唐官员,还是这些家族。
黄巢是唐末时期的人,出自商贾之家,善于骑射通晓文理。在这种大背景下,黄巢屡次名落孙山,从而留下人生中最负盛名的一首诗: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结果,寓言成真,黄巢真的“杀“回来了。王仙芝起义前一年,关东发生了大旱,官吏强迫百姓缴租税,服差役,百姓走投无路,聚集黄巢周围,与唐廷官吏进行过多次武装冲突。乾符二年(875年)六月,黄巢与兄侄八人响应王仙芝起义。乾符四年(877年)二月,黄巢率军攻陷郓州,杀死节度使薛崇。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死,众推黄巢为主,号称"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乾符六年(879年)正月,兵围广州,广明元年(880年)十一月十七日,东都留守刘允章迎黄巢军入洛阳。十二月一日,兵抵潼关。十二月十三日,兵进长安,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建元金统,大赦天下,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黄巢兵败战死于狼虎谷。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黄巢传》:“贼围陈郡三日,关东仍岁无耕稼,人俄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据最保守的数字统计,在围攻陈州近一年的时间里,被黄巢的军队吃掉的民众就远超30万之巨。《旧唐书》:“贼怒坊市百姓迎王师,乃下令洗城,丈夫丁壮,杀戮殆尽,流血成渠。”经此浩劫,长安城内被屠杀的民众多达8万余人!。黄巢屠城的行径令人发指。但就这样一个生性残暴的人,阴差阳错之下也做了一件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事情。那就是打击门阀士族。他一生狂妄自大,认为自己怀才不遇,这个社会对于他来说不公平,屡次的名落孙山也严重地打击了他的自尊心。黄巢起义之后,把主要目标放在了这些门阀士族的身上。黄巢对他们的残暴猎杀,唐朝末期时局动荡,唐朝覆灭以后,又是五代十国的时期,兵荒马乱,门阀士族经过如此沉重的打击,便慢慢消失在时代的洪流中。到了宋朝,就基本上看不到门阀士族的影子了。即便有大家族,但也没什么政治影响力。没有门阀干扰的宋朝科举,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才能真正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也是宋朝创造璀璨文明的重要原因之一。
网友这样评价黄巢:虽然一生残暴,却也除掉了一颗为祸600年的毒瘤,改写了中国上千年的历史。
ps: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大体是指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所推举大中正必为在中央任职官员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再产生小中正。中正就是品评人才的官职名称。大、小中正产生后,由中央分发一种人才调查表,在该表中将人才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此表由各地大小中正以自己所知将各地流亡人士无论是否出仕皆登记其上,表内详记年藉各项,分别品第,并加评语。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审核后将表呈交吏部,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此项制度使得当时的官吏选拔有了一客观标准,此标准其实依然是采取地方群众舆论和公共意见,保留了汉代乡举里选的遗意。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一方面解决了选拔官吏无标准的问题,使当时一时间吏治澄清。另一方面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
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
1、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这些材料被称为簿世或簿阀,是中正官必须详细掌握的。
2、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品德评语。魏晋时的总评一般都很简括,如“天材英博、亮拔不群”、“德优能少”等。
3、定品:即确定品级。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但晋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于是就行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