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那么多手机厂商做镜头认证,为什么只有华为成功了?

那么多手机厂商做镜头认证,为什么只有华为成功了?

作者: 飞象网项立刚 | 来源:发表于2019-07-22 17:51 被阅读0次

    如今,智能手机的拍摄性能和体验越来越强大丰富,这让人们几乎彻底忘记了小数码相机市场曾经的红火和“百家争鸣”。而提到手机摄影,就不得不提起华为,在今年的P30系列上,华为已经把多摄像头系统升级到了徕卡四摄,靠着更强的暗光拍摄和长焦拍摄性能引爆市场。而下一个重头戏也将不远:最近网络上正在广传华为新一代Mate系列的徕卡多摄像头系统会采用圆形设计,这一传言也极大地激发了摄影爱好者的讨论热情。

    自P20系列开始,近两年的洗礼已令消费者对徕卡多摄、超级夜景、大范围变焦等特性有了深入认知。但在2016年4月,世界上最初的搭载彩色+黑白双摄像头的华为P9系列问世时,超级夜景、高倍变焦等话题性功能还未出现,当时人们最关注的,其实是徕卡的加持——因为那是第一次,大众消费者能够通过手机感受徕卡影像风格的魅力。

    手机相机组CP:认证道远

    一些稍具资历的玩家可能会对此表示疑惑:所谓徕卡镜头,会不会是羊头狗肉的“认证镜头”呢?

    要搞明白这个问题,就要先弄清所谓传统意义上的“认证镜头”是什么。这一概念的起点距今实属久远,得向前追溯15年:在2005年,当时智能手机的业界霸主诺基亚推出了一款强调拍摄功能的智能手机N90——号称世界上第一款由欧洲光学名厂(卡尔·蔡司)提供镜头认证的智能手机。

    在那个iPhone尚未出世的年代,诺基亚的一举一动几乎代表着智能手机的所有发展风向。在手机影像领域,诺基亚当年的实力和地位恐怕丝毫不逊于今天的华为,确实能够研发出高品质、领先于时代的影像技术。从N90开始,诺基亚N系列高端手机和后来搭载纯景技术的一众型号,均标配特殊设计的卡尔·蔡司认证镜头,在光学素质和数字影像性能方面都创造了辉煌的成绩。

    好景不长,iPhone及Android手机崛起后,诺基亚(包括Lumia品牌后来挪移至微软麾下)就先后受困于Symbian、Meego和Windows

    Phone等平台的生态劣势,最终在智能手机市场折戟,一代手机影像传奇也随之湮灭。

    在诺基亚×蔡司的启发之下,智能手机市场上先后出现过一些类似的合作,如:索尼移动采用索尼α产品线的G镜头认证、施耐德为一众手机品牌(三星、LG、黑莓、Oppo等)提供的镜头认证、哈苏为移籍至联想的摩托罗拉手机提供的镜头认证……然而,一个个原本响当当的名字两两结合之后,竟未能催生哪怕一部堪称真正惊艳的产品,很多合作摄像头实际上和公版相比并无二至,以至于镜头认证这一概念渐渐沦为了缺乏实际意义、羊头狗肉的“面子工程”——也许只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期待。

    直到2016年,华为与徕卡的合作成果问世,我们才确信真正迎来了堪比当年诺基亚×蔡司程度、甚至更上一层楼的手机影像CP。

    华为与徕卡,如何走到一起?

    相比十多年前的诺基亚,今天的华为对待影像仿佛更加执着。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为了让旗下产品获得超越业界的影像能力,华为广纳贤士、与多方合作,在全球各地设立研发机构,为华为P系列和Mate系列积累影像技术实力;另一方面,华为手机高层较早就认识到影像能力全面化的重要性,不再单纯地追求技术指标,而是对于影像文化展开了认真的思考,算是在业界中先于他人迈出了一大步。

    在这种思考的引导下,华为人意识到要想让产品成为最令人向往的摄影工具,就必须赋予它足够的“情感”“思想”和“影像文化内核”——显然,没有什么能够比徕卡更加具有这样的能量。

    徕卡相机以合理的结构、精良的做工、可靠的质量及卓越的光学设计闻名于世。全球大多数的摄影爱好者,都不能否认徕卡相机在摄影史上是特殊的存在。

    100多年前,最初的35mm徕卡相机的问世彻底颠覆了摄影的历史,那种前所未有的机动性让摄影师与设备人机合一,令捕捉决定性瞬间成为可能。一定程度上,徕卡就是现场摄影的代名词,徕卡相机和那些带着它们冲锋在重大历史事件最前线的伟大摄影师们,凭借鲜活的影像作品深刻地改变了文明的进程。徕卡所天然散发的独特气质,很大程度就来自于它百年来对历史的见证和这些历史本身的厚重。这种文化层面的价值,是世界上的其它影像设备制造商所不具备的,哪怕是卡尔·蔡司。

    可以说徕卡对于摄影人,始终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

    华为与徕卡合作,不仅为华为手机带来了世界顶级的光学技术标准,更是直接继承了这种厚重的象征意义——如此沉甸甸的影像文化附加值,才能够真正重构手机摄影对大众层面上的意义。

    华为×徕卡,究竟改变了什么?

    华为的独到之处,在于总是既偏执,又理智。说它偏执,是因为它很少会在产品的性能和功能上做出妥协。说它理智,是因为偏执的它虽总将自己置于研发的背水之地,却又能高明地找到相对更好的突围方法,创造、引领新的潮流。

    这就要回到与徕卡的合作中来看。要知道华为手机并不是徕卡在智能手机领域唯一的跨界合作伙伴——早在2014年,徕卡就曾和松下合作推出过一款搭载1英寸大型感光元件和徕卡认证镜头的手机产品Lumix

    DMC-CM1。

    虽然是影像能力非常强劲的一款手机,但影像模块以外的配置实在颇为滞后,便携性亦有很大妥协,作为一款手机而言其可谓一款失败的产品。它在日本以外的市场几乎没有上市销售——即便在日本本土,大多也是放在摄影器材柜台上进行销售,定位不言而喻,只有极少数个性强烈的相机玩家才对这款产品有所关注。实际上,这样的产品应该是不符合徕卡的战略诉求。相较而言徕卡更需要更广泛地传递徕卡价值,而不是跳入一个更加小众化的圈层。

    即使提升影像性能是重中之重,华为也不会做这种明显反潮流的产品设计:是要高质量地解决核心问题,但也不能因此带来更严重的其它问题。

    从去年的P20系列开始,华为推出了高像素、大尺寸感光面积的徕卡三摄影像系统,目的也是为了给用户带来更好的拍摄体验。虽然也是采用大尺寸的感光元件,但华为没有选择激进的1英寸尺寸,而是非常理智地在主摄像头中采用了1/1.7英寸感光元件。此举不仅令手机的拍摄质量发生飞跃,同时也满足了当今智能手机对于轻巧便携的要求。

    在光学设计上,手机有着天然的限制:塑料镜片的光学素质难以比拟玻璃镜片;受限于尺寸,无法采用传统设计;镜片加工难度大等。但为了实现优秀的图像质量,徕卡专家对手机镜头的相差抑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几乎等同于对徕卡自家镜头的要求。

    在测试中,徕卡专家使用的光源强度是华为标准的几十倍,堪称极端。要在合理成本下量产如此高标准的镜头,显然要克服巨大困难。华为的光学技术团队接受了这个挑战,夜以继日攻克技术难题、改进方案、不断调整镜片形状和镜组间距、排除周边系统对光学部分的影响,最终将镜头加工良率从仅约10%提升到满足量产的标准。

    在这样的努力之下,华为P系列和Mate系列所采用徕卡认证镜头,已经可以说是真正徕卡品质的镜头。精炼地讲,华为与徕卡的深度合作,就是偏执狂邂逅偏执狂、工匠遇到工匠的故事。

    华为P30 Pro的徕卡四摄系统

    而继P20系列成功之后,华为又先后推出的Mate

    20系列和P30系列,仍在不断提升徕卡多摄系统,无论是产品的绝对画质、暗光捕捉能力、超级广角、超级长焦、超级微距、光学防抖等硬指标,还是AI摄影大师、AI防抖等智能特性都表现出其独特的一面,站在大众消费品的角度来说,华为不仅发挥了徕卡认证镜头的技术实力,也凭借切实行动传承着徕卡的影像文化脉络。

    不止所见的手机新影像

    或许在很多人眼中,镜头认证的概念更多是出于品牌合作或技术合作层面的考虑,但从华为与徕卡的合作中,你不难看出,这种深度合作的关系已经深入到一个新的层次,那就是摄影文化的传承。也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华为推出了“新影像发展计划”,并积极与纽约国际摄影中心、玛格南图片社等世界上知名的影像机构深度合作,加大影像文化的传播力度。

    在“新影像发展计划”中,“华为新影像大赛”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已举办至第三届。这项赛事具有很强的国际化特质和开放的赛制,让消费者能够大规模实战产品的创作能力,也让用户真正投入到手机摄影创作中。

    华为新影像大赛共设立“#情绪标签”“你好,生活!”“众生相”“地理位置”“时间线”“九宫格”等六个竞赛单元,这些极度契合手机摄影方式的主题也在鼓励人们开放地看待世界、充分地观察生活、独立地思考创作。

    今年的“新影像大赛”征稿期已经接近尾声,投稿通道将在本月31日正式关闭。赛事的奖品相当丰厚,奖金池高达5万美元,另有数十部华为P30

    Pro手机作为奖品。如果你的手中有一部匠心溢满的华为手机,不妨抓紧最后的时间创作投稿吧。

    详情请点击新影像大赛官网链接 :

    https://gallery.consumer.huawei.com/cn/index.php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么多手机厂商做镜头认证,为什么只有华为成功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gzw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