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092241/0cca578c6fa58d85.jpg)
晨起,忽然看到教研组头在群里说,去教务处某老师那领教本和笔。
我回复了一句“收到”后,想想还是私信给她,主动说明我上学期课的具体进度。以便这学期新接手这三个班的老师提前有思想准备。
本来我想当面对她说,可是她这学期突然改在那边校区上课,周末她又忙着监考。
无奈只好在微信里发文字给她。
今天再不说,人家老师周四就要上课了。
当然可以直接给这位老师发短信,也可将这位老师的手机号给三个班的学习委员,让他们主动告知。
可感觉这绕的弯子太大,毕竟我和他之前不熟,还不应该将教研组头绕过去。
明明没事,反而误会越来越大。
头儿这次回复很快,“好滴 收到 谢谢”。
果然这次沟通及时有效。我就差了一句话。
课间去教务处领教本和笔,这位同事问我带哪门课,是否需要领教参。
我赶紧拿过教参翻阅一下,是最新版本,篇目改动了两个单元,这是雪中送炭。至少有三课,我翻遍了网络所有的资源,愣是找不到片言只语,只能硬着头皮自己逐字逐句解析这三篇课文。
我衷心感谢他多问了这一句话,要不这个九月我需要绞尽脑汁准备《我爱你,中国》和《天路》,还有那《金大力》《“探界者”钟扬》《国家的儿子》,折腾一周都不得要领。
我本来就不是巧妇,应对无米之炊更有难度。
赶紧给另一位跨专业改教语文的女同事发微信告知,我这科班出身的老师见新教材都发愁,何况她这位半路出家的。
头儿忙,开学前后她连续监考两次,还得在群里统计各种信息,每天上传下达,看着都替她急。她的确无法注意到对我们这些普通教师至关重要的细节,做到面面俱到。
那我必须自己有责任,有担当,主动与头儿,还有其他同事沟通,该说的还是要说,不要到了问题成堆,积重难返时,再去解决,那就过于被动。
教师都是聪明人,一句话就能传递关键信息,解决了燃眉之急。何乐而不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