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聚焦小课题研究,共筑大语文课堂——实验小学语文组理想课堂第二次教

聚焦小课题研究,共筑大语文课堂——实验小学语文组理想课堂第二次教

作者: 实验小学吴雪凤 | 来源:发表于2019-11-28 20:52 被阅读0次

在第一轮理想课堂教研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语文组第二轮“集备研磨”活动,各年级组确定了共同研究的小课题。磨课教师根据研究课题选定讲授内容,围绕课题研讨。

本次大教研参与展示的是一年级的王少瑞老师、四年级的李治晓和六年级的李利晓教师。现就课题的有关问题做如下总结。

一、关于课题《低年段识字教学的策略》

一年级本次教研的主题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策略研究”,这个课题的定位很准确,突出的低年段教学的重点。课程标准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

字词教学力求随文,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字词意义。与集中识字相比较,阅读中识字的一大优点是结合语境识字学习,学生能够比较容易的理解字词的意思,也有助于生字词语的运用。

比如王少瑞老师讲的《比尾巴》一课中,对“长、短  、扁、圆 ”等字词,结合阅读教学进行,采用如下方法识记和运用:随文出示认读,卡片出示认读,说反义词理解,设计实践运用环节——看图,用书中的句型说话等。

对于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并不仅限于低年段,中高年段也要一以贯之,不过重点有所不同。比如李治晓老师在“朗读、发现”环节对“攀”的解读。李利晓老师对“缚”字的指导。

结合课文具体的语境教学新词,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还能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年龄段,因而最大限度的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应该成为贯穿整个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

词语理解了不等于会运用。理解词语和运用词语是词语教学中两个不同层次的目标,理解并不等于会运用,而不会运用说明并没有真正的理解。教学词语的最高境界是瞄准词语的“运用”。

最后设计复习生字、指导书写的环节是非常必要的,是低年段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学生认识了这些生字,但不一定会写,写字是巩固生字的最有效方式,课程标准要求每节语文课要安排十分钟写字训练,这应该成为低年段每篇课文教学的标配,决不能因为时间紧而落掉。

因此,分析研究每个生字音形义教学的重点、教学的时机,如何指导学生书写,研究课文中哪些是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新词,用什么方法进行教学等等,这些才是低年段教师解读文本时的硬任务。

二、关于课题《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做到读写结合。》

四年级这次选择的《爬天都峰》这一课,是习作单元中的一篇习作例文,落实“把阅读和习作相结合”,这一课是很典型的课例。习作单元中的课文怎么教,是换了统编教材后大家心中都有的疑惑。李老师的这节课为大家开了一扇窗。

李治晓《爬天都峰》,围绕“阅读”“发现”这个主题设计教学,先分析课题,然后引导学生用“事件+地点”的方法练习拟题;接着在重点句段的朗读中体会写好细节的方法;不论是从课文“起因、经过、结果”中体会情节的波澜,还是给出开头和结尾实践写出情节的波澜。都紧紧围绕着实践和运用设计教学和学生活动,在读读说说写写中,知识自然的浸润,能力自然提升。

吴忠豪教授这样说:语文学习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强化学生的阅读写作实践,学生在读读写写的过程里浸润、濡染,实现语言素养的提升,人格品质涵养也就在其中自然达到了。我们希望的语文教学境界,就是读着读着就会写了,写着写着就长大了。

学习语言知识或运作规则与学会如何运用语言不是一回事。正如课程标准指出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不是一门知识性课程。儿童学习语言主要不是学习语言知识或语言规则,而是学习语言运用。

就像我们学习计算机,首先要学的不是计算机的原理,而是计算机如何操作,因此不必在计算机原理的学习上花费太多工夫。心理学研究认为,小学生学习母语最好的方法不是直接教规则性的语文知识,而是在阅读实践中学习阅读,在写作实践中学习写作,这是儿童学习语文最有效的途径。

儿童正处于积累语文学习经验的初级阶段,这时候他最需要的是听说读写的实践,在实践中积累语文经验,语文知识和方法规则,也应该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体会感悟到的,这是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也是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理。

三、关于《统编教材中语文要素如何落实》

《少年闰土》是六年级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是学生去年学过的课文。上过的课文如何教?如何根据统编教材的要求落实语文要素?这两个问题是讲授这一课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李老师这样来教学:环节一从整体入手,梳理文章的思路,是对之前学习内容的复习和回顾。

环节二中运用多种方法品析人物形象是对所学内容的深化和细化指导。“抓住事件品人物”“紧扣细节析人物”“抓住对比品人物”“抓住外貌品人物”,从不同的角度,指导了品析人物的方法。这个环节特别重视方法的指导,动了一番心思去解读文本。我们也进行过多次探讨。这一环节如果设计实践活动,是否更能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呢?四种品析人物的方法,如果只突出一种进行教学和实践,是否会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呢?

环节三中,引导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动静结合”的写法后,让学生运用写法写“雪地捕鸟”这件事。

教学重视方法的指导和运用,从新的角度对学过的课文进行了解读和理解。但没有落实本单位的语文要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学过的课文中如何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是需要大家重点思考的一个问题。

四、转发吴忠豪教授给语文教师的几点建议共同学习:

1.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对语文课的方法指导重新进行调整:从原来的方法指导为先,改为以学生的实践为先;从原来的重视教师方法指导,改为重视学生的运用实践;从原来的追求方法指导的完整性,改为方法指导的针对性。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语文课上学生亲身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比教师的方法规律指导更重要,也更有效。”

中国语言学家帕尔默博士说过:理解一种语言的运作规则,与学会如何使用这种语言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区别,衡量学生是否学会语文,不是看“理解”多少语言知识和规则,而是应该看他是否能够熟练的“运用”这种语言。

2.语文要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要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从语文课程的高度认识语文教学内容:提升阅读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华丽转身。

说在最后:

一节课的打磨过程就是理清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的过程,也是探寻语文教育本质的过程。相信这样的思考能使我们更好地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真实的提升。

相关文章

  • 聚焦小课题研究,共筑大语文课堂——实验小学语文组理想课堂第二次教

    在第一轮理想课堂教研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语文组第二轮“集备研磨”活动,各年级组确定了共同研究的小课题。磨课教师根据研...

  • 小语研课第二次作业

    “小学语文学科的大单元教学”主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研究问题的提出源于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的一些问题,...

  • 诗意语文课堂

    继星期三“异彩纷呈的语文课堂”后,今天8:10分,我们实验教育集团中、高年级语文组“诗意语文课堂”教研活动...

  • 聚焦语文课堂提升核心素养

    聚焦语文课堂 提升核心素养 ——葫峰学校初中文组公开课 为了进一步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

  • “名师课堂”—聚焦统编教材小学语文课堂新样态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创

    “名师课堂”—聚焦统编教材小学语文课堂新样态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创新课堂深度变革观摩研讨活动体会 2018年...

  • 一场培训后的一点儿思考

    语文课堂上,什么最重要?热闹?师生互动?多种花样的教学形式?精美的PPT?语文课堂上,教师究竟应该教什么?教字...

  • 同构异构,构出奇妙

    周老师的专讲“鱼跃此时海,花开彼岸天——”语文课堂目标的制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是教学的出...

  • 2019-04-24

    为进一步推动高新二小“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深入开展,加强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实现语文教学的深度变革,尽快培养一支...

  • 《廉颇蔺相如列传》先导课 教学反思

    欢迎来到Mandy小乐的大语文课堂!坚持大语文理念,向孩子传授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向孩子展示文学的魅力! 这是一次教...

  • 该谈谈文体了

    在长期教学研究的听课议课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老师的语文课堂都在用一种方法来教,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进入了一个惯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聚焦小课题研究,共筑大语文课堂——实验小学语文组理想课堂第二次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hep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