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昨天朋友遇见了一位许久不见的朋友,朋友喊他名字时,他抬头看了她好久,整个人愣住了般,似乎反应不过来,他大概怎么也想不到下楼吃个饭可以碰见几年不见的小伙伴吧。他们简单地聊开后,他邀请朋友吃完饭后上他楼上的工作室再聊聊。
我并不认识他,只是吃完饭后又刚好没事做,便跟朋友按着他给的地址找上门去了。他刚好就在三楼,电梯门打开时,有很多的大大小小的格子间,被人租去当办公室,当仓库,当厂房。所以,他的音乐工作室选在这,倒让我好奇起来,因为风格比较不搭。一进工作室,他搬了两张小凳子给我们,他与朋友聊开了,我听着,同时也打量着这间工作室。工作室不大,有两间玻璃琴房,靠着窗边,要是练琴累了,看着窗外街景也能解乏吧。琴房外面放了电子鼓,非洲鼓,吉它,音箱,不大的空间里是他们乐队的家当,其中一面墙上贴了很多他演出或教学的照片,照片上的他笑得很开心很自然。
朋友从大学时代便开始投身公益,与他便是在校外的一场公益性质的音乐募捐会上认识的。朋友负责后勤之类,而他是当场音乐会的表演者。毕业后,他也跟着老师跟着团队,一直在做公益表演,去过很多高大上的场合,也见过名气不小的明星,“又怎么样呢?那些跟我没关系,跟我要做的事也没关系。”朋友调侃了他,“就这样的情况,你都还能待下去!还待了几年这么久。”不是全无成长吧,他也接触到很多幕后的东西,像策划,像控场,只是这些在他出来开工作室之后并无多大帮助,或者说,他之后的人生里需要这些技能的场合已经不会很多了。
出来自己开工作室,做自己想做的事,是在有点不得已的情况下作出的抉择。他有想法,想让团队更好地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却被以为是在谈条件,结果只能是他成了背锅侠出走。从4月份开始筹划,到10月份正式开张,为了他的工作室,他去接触过许多琴行老板,请教过前辈,知道了一些坑。朋友问他创业辛不辛苦,他呼出心中一口气,语气中带着点兴奋的安宁,“我感觉像落地了。”几万人的场合、与圈内明星近距离的接触,虽然光鲜,却让他一直在半空中飘着,那不是他所追求的。可以按着自己想法来做事,没有那么多难搞的复杂关系,一切回归到最单纯的伙伴关系,他才能真正地脚踏实地,有安全感。必须承认,这一句“落地”让我对他好感度上升,甚至有点佩服,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在名气诱惑前,还保持着一份清明。
聊着聊着,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他得去接他们乐队的鼓手,让我们再坐会,等他回来再聊。等他把鼓手接回来时,已经十几分钟过去了。他轻轻地推开门,一只手牵着他朋友,跟我们介绍了下。他朋友是盲人,现在过来是要安电子鼓的脚踏板。他带着他来到电子鼓的位置,帮他把多余的乐器移开。鼓手拿出脚踏板,摸索着将它放在合适位置,踩着试下,但脚踏板老是移位,没法固定。他找来相框,试图让它卡住,还是不行,他不断地调试,还在笑,感觉他很善良。
这时,有两位家长带着小朋友来这边上钢琴课,两位小朋友也是没办法看到世界的。小小的屋子里站了挺多人的,我跟朋友便起身告辞了。回来的路上,我跟朋友聊起盲童的事,家长还是很爱他们的,还会送来学才艺。朋友却说,家长不能陪他们一辈子的啊,总得让他们有一技之长好谋生,将来若是他们先离开,也不至留下他们孤苦无依没有收入。
其实,不止他们,我们也一样啊。若没有一个支撑,就像蒲公英一样,吹哪飞哪,都是飘着的没有安全感,只有哪个时候,落地了,才能真正开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