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陈虻,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他主管的节目我们却耳熟能详,比如《东方时空》、《实话实说》、《新闻调查》、《纪事》……担任央视新闻评论部副主任的他于2008年因胃癌医治无效而逝世,享年47岁。陈虻的很多同事、同行将和他的告别定义为“向一种精神力量的致敬”、“与一个时代的告别”。由此可见他的影响力之大。
在陈虻去世三周年之际,徐泓推出《陈虻,我们听你讲》系列博文,反响特别强烈。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本汇集博文的成本。书中一些独到的思想和鲜明的观点很有思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求异的思考方法
陈虻在审片子的时候,总是强调:“我说的东西不是教条,是你们思考问题的起点,不是对你们思想的限制。”那么应该从哪里思考呢?他说:“有的人接受信息的方式是错误的,他在听我说话的时候,老在寻找我的信息跟他的信息相同的部分,而不是寻找我的信息跟他的信息不同的部分。但是,他只有找到我的信息跟他的信息不同的那一部分,他才会真正有变化。他总是寻找相同的那部分,只能通过我来印证他是对的,一个人天天都这么听别人说话,他一辈子都改变不了。
有的编导总是见缝插针的强调自己的观点,对此,他一针见血的指出“其实你一直没在听我说什么,你之所以听我说话,是想办法找我的断点,然后把你的想法告诉我。你只这是倾诉的另一种方式。”
如果说倾诉只是一方的一相情愿,那么倾听就是一种平等的尊重。
我们平时在倾听时总是本着理解的角度来思考,用赞同的态度来对话,这体现的是“求同”的思维。这样的好处是双方都能在友好、平和的气氛中享受对话的乐趣。但是,如果我们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同别人探讨问题时,那么这种“求同”思维的实际意义就不大。因为没有观点和观点的碰撞,也就没有思维的火花。如果比照着对方的思路和观点,思考着自己和对方的不同之处,研究背后隐藏的角度和方式,找到这些不同之处的隐形含义和知识背景,可能更能深入理解问题,有所提升。
尊重就是最好的激励
陈虻说:“我在审节目的时候,对自己有两个基本的要求:第一,不能说不好,只能说怎样更好。第二,不是告诉你怎么改,而是激发你自己修改的欲望。”他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我希望我的说法不是铁钎,是馒头。给你一把铁钎你就只能挖坑。我给的应该是馒头,你吃下去浑身是劲,愿意干啥就干啥。
这样的激励方法体现的就是尊重。他说“我给同事们的也是一种自主的选择权,一种对自主选择权的尊重。尊重,始终贯穿在我与他人相处的关系中,当然也是我管理中一脉相承的东西。”
时刻关注当下
生活中很多的感受,实际上就在我们的眼前,就在我们的耳边,或者与我们擦身而过。但是我们缺乏对它的追问,而缺乏这种追问就丧失了进入深刻的可能性,就是变得落入俗套。陈虻多次强调“不要在生活中寻找你要的东西,而要努力感受生活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也就是在关注当下中进行积累和思考,并努力引向深度和广度。“素质是怎么形成和培养起来的?就是平时的积累,你的知识结构,你对这个行业的熟悉程度,你对法律的熟悉程度,你对社会与人性的了解程度。”
这本书的主标题是“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我们在成长中渐行渐远,有时容易忘记“初心”,失去最根本的方向和目标,陈虻的这本书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提醒我们要时刻不忘初心,保持住该坚守的东西,乐思善活,勇于开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