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贵人》
----读书笔记(2017年8月)
朱晋萍
读生命中的贵人这本书,能够感受到韦志中老师的心路历程,及在人格完善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这其实对于读者我来说,也是一种完善人格的过程,既增加了体验,也学习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理论,还了解了很多专家,知道了他们的姓名及主要思想,这对于我来说,是受益匪浅的。
1.做一个善于反思反省的人。
2.儒家尊崇“吾日当三省吾身”。
3.当我反思的时候,还会付诸行动,把反思和感悟付诸行动的时候,就变成了一种仪式。例如,你做完了这件事,做这件事的过程就变成了一种仪式。
4.有些感觉一旦来了你不去抓住它,你需要表达而你却没有做的时候,这些感觉就已经过去了。这对于我的成长来说是一个良机,所以我想抓住这个机会去做一次表达。
5.一本积极心理技术感恩拜访的书。
6.在积极心理学里面,有一种“感恩拜访”的技术,就是向过去曾经帮助过你,你要感激却没有表达给他的人进行一次拜访。
7.我们成长过程中遇到过很多人,这些人和我们之间互动发生的故事,让我们成为今天这样。我们和这些人的关系越好,动力越流畅,那我们的成长受益就越大。
8.云南腾冲
9.在我刚有了这个感悟的时候,我只想把它分享出来进行心理表达。
10.当我讲完这36个人的故事后,我的心境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难以言喻。
11.之前会觉得,给别人发微信、发微博,得到别人的赞和转发是人之常情,属于正常的社会交往。但那一刻我发现我没有那么依恋别人了,我突然没有那么需要这种东西了。
12.每个人的成长当中由于他的经历、教育、家庭文化的不同,每个人的依恋模式也不同。
13.有些文化仪式性的东西,你不知道它为什么会影响你,也不一定需要知道其中的原理,但只要做了,就会有效果。就像我写《幸福干预》一样,你不要说那个技术怎样,我们不是讲道理,但你去做完了,就跟我做完了这件事情一样,我的仪式完成了,我的整个心理的成长就完成了。
14.这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如果哪天晚上我没有继续反思,也不去采取行动,我想我不可能在讲完故事之后不经意地修复了人际关系的盲区。虽然不能说完全修复了,但也在不自觉地改善我自己。
15.一种渠道、一种成长的过程是这么美丽,在向外感恩和布施所带来的好处这个过程当中,我更加坚定地认为,我们每个人的心理成长方式不能只是向内的。
16.我们不能仅仅是向内改变自己,我们还可以通过向外,对外部世界的感恩,使我们内心发生变化。第一阶段的向内带有强烈的个人意愿,第二阶段的向外是感恩的。这就是佛家思想中鼓励一个人想获得更多,就要向外施舍,布施更多。
17.我们传统心理学的模式是向内探索内部的心理动力,去了解自我。而积极心理学是向外,对外部的世界用积极的方式去面对,然后采取一些行为。
18.与外部世界友好的互动,并不是世界需要我们去做的。就像我们去拜一尊大佛,佛在那里一直是笑眯眯的。你骂他是笑眯眯的,你说他好他也是笑眯眯的,你对他祈祷他也是笑眯眯的,你向他表达感激他也是笑眯眯的。我想外部世界就是这个道理,不会因你的意愿去改变。关键是你自己如何去对待它,当我对干爹做完这个表达之后,我突然之间就发现自己的内心宽广起来了。
19.我想感恩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我们去感恩别人,不是别人需要我们去感恩,而是我们自己的需要。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向外只是一种手段,而向内是一种自我。
20.这本书是我个人成长的总结,是我对过去的告别仪式,是我对曾经帮助过我的人的真诚表达以及与他们之间故事的一种分享。
21.我是一名团体心理咨询师,我在看心理学与社会发展关系的时候避免不了总是用群体的视角去看待。从这个视角去看,2012-2014年这段时间,心理学正在发生转折。第一个转折是中国社会对心理学的需要从服务方向到心理学工作者的成长方式都在发生转变。过去注重理论研究,不注重社会服务。
22.心理学是科学的,也是人文的。
23.人文主义背景下的心理学,如本土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相对较少。我们对内部机制的研究多于对外部现象的研究。
24.这些现象都表现出了一个转折,就是心理学开始从科学主义向人文主义倾斜。中国社会的转型,由过去以经济为主导、由物质满足人的幸福心理为主导的方向转向人的精神、心理和人际关系。2013年在中国社会提出如“中国梦”“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等词语,这些都和人的精神心理、社会关系有关。
25.梁簌溟认为中国在对人与人心之间关系的探索需要奋力追赶人与物的关系。
26.所以我们今天无法不通过他人去获得成长。
27.获得一些自身的完善,通过关系去改善我们的幸福生活。
28.尝试把积极心理学和团体心理学相结合并进行探索。
29.我就坐在他对面,把这封信读给他听。做完这些之后,心理世界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30.我更愿意相信命运是选择的结果。当你选择某些人,某些人选择了你,你们互相选择走到一起的时候,其实结果已经产生了,这个结果是必然的。因为你不走过这些人,你就无法遇到下一群人。遇到这些人是你的必经之路。
31.如果你自己变了,向外的态度和方向变了,并且去做,去表达,去流露真情,那么你遇见的每一个人,都是能和你合作顺利的人。这样的话,你所遇到的人累加起来,最后变成你好运的结果。你所遇到的人,与你是否合拍,取决于你用何种行为和态度去对待他们,以及对待外面的世界。
32.钟年 先生-----彭凯平 先生
33.施比受更有福。
34.说话时气若游丝。
35.在课堂上,我们先进行的是“心理专修学校”,即按照心理成长的目标和种类,在现场模拟成立几个“心理专修学校”,然后让每个人根据自身的需要加入到一个学校。接下来开始选拔,每个学校选拔出最需要成长的学员,推荐到我这里再进行选拔,最终选拔出3--6名作为这次课堂“讲故事的人”,这其实是文化心理剧场的模式,是团体心理咨询一种以点带面的动力模型。
36.作为一名导师,我每一个星期都要面向不同的课堂,面对不同的人,他们背后的故事我没有办法去追求,只能尊重当下。我陪伴他们,分享当下的故事,但过后我必须要忘掉。我不忘掉,新的故事没法开始。
37.教育要有爱,要体验,要全身心地投入。
38.人们在团体里面要寻找的就是像子宫一样安全温暖的氛围,这也是人终其一生寻找的东西。
39.她打着学生的旗号来向我学习,打着向我学习的旗号来帮助我,改写了我的人生。
40.如果你是一个好学生,你每天都可以学到东西。如果你是一个好老师,你在任何时候都能教别人一些东西。
41.为爱而来
42.我得到的东西何其之多。不要说背后深深的情意,仅仅我们所获得的心灵感悟,都无法用金钱去衡量。
43.凡是以爱的名义去做好事,最终获得的将是数倍的回报。我庆幸我发现了这个规律,尝到了甜头。我过去从事心理学,一直是我“要”,但是从这一次开始,我学习了另一种方式,我要“给”。这是陈明清带给我的。
44.过去我以“要”的方式去实现我的价值,获得我的东西。而今,我再加上“给”的方式,我的路一下子变得宽广了,就像大草原一样宽广,任我驰骋。
45.“给”就是这样广阔,而“要”只会让路越来越少。
46.只有善心是不够的,你还要行动。
47.--心理剧---精神分析
48.坐着吹大风、空椅子、成长三部曲、搭塔等心理技术。
49.什么是原罪?莫言在瑞典文学院颁奖典礼上提到,他为过去年轻时做的一些事情、处的一些人,因用力过猛而感觉到惭愧、遗憾。但是他也觉得这是每个人必须要经历的,在年轻的时候总会做一些用力过猛的事情。
50.当年荣格对弗洛伊德也是有这样的一个过程。我还不能够去跟荣格比,但我的确也有这样一个过程。我回过头去看才发现,只有我内心真正强大了,我表面才不会装得那么强大。
51.樊富珉--松原达哉--罗杰斯《成为一个人》
52.主要是两个方面的成长,一方面是专业的成长,另一方面是人格的成长。人格的成长让我知道自己的软肋,懂得做事做人应该有规则、有原则,应该符合伦理,符合科学发展。
53.只要一讲到团体,她的眼神是放光的。这说明我们对团体都同样的热爱。
54.催眠大师--艾瑞克森
55.为什么我要欣赏你?因为我是养猪的人,我喜欢猪,而你也爱猪。
我们要团结起来,一群爱猪的人在一起养猪。
56.是的,沧海桑田终将随风,一切事情终会过去,所有恩怨都将消失,只有坚持走自己的路才是关键。
57.打着“团体咨询”的名义成长了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自我实现。
58.皖北平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过去淮河没有治理好时,百年里有九十多年发洪水。这个地区是没有办法长期居住的,再加上这里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乱非常多。所以,这里的人家族观念不强。他们生活在这里,但不认为祖先就在这里。祖先靠不住、家族靠不住,那么必然要靠人与人之间其他的方式来连接。所以这个地区常常建立一些联盟,如认干亲、拜把子,甚至搞帮派,这种文化非常流行,这正是人需要的社会群体的依附感、归属感。
59.我想,一个人在你的人生路上做出了有恩于你的事情,无论后来你怎么报答,其实都无法和当时他所付出的相媲美。
60.在别人需要温暖的时候,你伸出了手,那就能给别人一些温暖。干爹他所做的,今天看起来对我更珍贵的是,让我对于生命有了较为豁达和深刻的认识:比如说,人要知恩图报,要珍惜身边的人,关心那些需要爱的人。
61.你遇见了谁?你会成为谁?
62.这就是我和干爹的缘分,这缘分源自于您的那颗恻隐之心。感恩生命旅程中遇见了您,您让我每每能够品尝到来自于您的善举所生出来的爱的果实,这果实将会让我受益一辈子。
63.工作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且虚怀若谷。
64.“石头的故事”心理技术
65.经过相识、加深和巩固这三个阶段。
66.你这种精神是很可嘉的,一直坚持不懈,坚持努力。
67.一个人能保持自己独立的判断,这是他作为一个学者拥有的能力。
68.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69.他从来不与人争,悄悄地坐在那地方,这是做学问的人。
70.有学问也可以没脾气,在和您的互动中让我做人做事的能力不断成长。
71.在心理学从业的这几年里,我遇到好多人,有相当一部分人,他们叙述的故事都和母亲相关。每当这个时候,我也没有办法从潜意识和意识两个层面去阻止我对母亲的情结。
72.厉害的嘴巴-----这都是母亲的影响。那些挖苦、讽刺、指桑骂槐的拿手好戏被我的道德人格和学问修养悄悄地加以干预、阻止和转换,变成了隐喻和象征,使我彻底成为一个文化人,一个不研究文化心理都不行的人。
73.最近我看到一份研究,关于母亲的语言体系,使用的语言词汇对孩子人格的影响。看到后,我想起了母亲从小到大对我们说过的一些话。
74.这么犀利的语言,这么具有挖苦、讽刺艺术的语言。
75.我母亲是刀子嘴豆腐心,她把所有好的东西都给了别人,但她没有交到好朋友,就是因为她这张嘴。
76.我认为这是很值得研究的现象。在我的课堂上,你很难走出我声音的疆域。这是母亲带给我一生受用的东西。
77.长沙博物馆有一个陶器文物上写着“言满天下无口过”,我就萌生了想做这样一个东西放在自己旁边的想法。这些年来我得罪了多少人?喜欢说别人,讲别人。后来慢慢地自我觉察、自我反省,自我领悟。我保留了真诚。在我的小说《谁在掌控你的人生》里,我写了一章是“真实不等于真诚”。我想这都是母亲影响的结果,我一直不断地把它转换为积极的助力人生的东西。
我想我这一辈子注定要吃“嘴力工作者”的饭。演讲、讲课对我来说,小菜一碟。我从来没学过演讲,没练习过什么技巧,没上过舞台,但是今天来看,我在课堂上动力和气场,都来自母亲。
78.一勤天下无难事
79.我外婆是一个性格非常温和,但是骨子里面很有气度的人,我母亲没有这个。从我母亲的外婆到我的外婆再到我的母亲,她们都有头痛病,我也有头痛病。
偏头痛的人,多是焦虑型的人格。我学了心理学之后,不断地去改善它,就像我改善母亲留给我的伶牙俐齿、讽刺挖苦的功夫一样。
80.有人问我,韦志中,你做心理学十五年了,十几年如一日,你是怎么做到的?过去我回答说:“因为我背后有创伤,它推动我向上前进,做一个优秀的人。”后来我回答说:“因为我前面有理想,它牵引着我向前进,我不觉得累。”其实在那一刻,我突然发觉都不是这些。最根本的原因是母亲在影响着我。
81.因为我天生就把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了。好多人还要努力地去融合,或者努力地去分开。在这两门功课上,我从来不需要选。有人说,哎,把工作和生活分开,下班了就不要搞工作,要不然那样太累了。我不用纠结,母亲早就告诉我了,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生活,人活着就是做事的。做事就是玩,就是享受,我觉得这是一笔最大的财富。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中有太和。
82.我想大多数的子女都一样,要有一些人生经历后,才真正地理解母亲、父亲。
83.我骨子里面很渴望母亲慈祥又温暖的关怀,但是母亲不懂得爱,她经历的苦难和挫折太多。
84.后来发现,关键是你愿不愿意走过去,反正妈妈是不会走过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