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从什么时候变成情人节的呢?
大约是商家们发现当代女性好忽悠,消费力又高居榜首。
于是就把这个节强行划定为所谓的中式情人节。
因为和神话故事挂钩,牛郎织女又无人不知。
这日子在古代的时候一直被视为凶时恶日,鹊桥会这故事也以悲剧收尾。
原本一个祈求心灵手巧的节日,非要说成是象征爱情的节日。
连带着一些词条的注解都改了又改,为资本家们卖货助力。
反正需要送礼物的节日那么多了,也不在乎多一个。
六一儿童节都要收礼,这种和爱情沾点边的,自然是要大过特过。
前几天的立秋,不就有一大堆小姑娘在朋友圈里吆喝,讨要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这种俗不可耐的营销策略,能为国内女性延续这么些年,实在也是一大趣事。
不知道平时是不是喝不起奶茶,非要在二十四个节气里找个日子。
立秋的奶茶只是开始,以后指不定哪个节气又被相中。
在网上多营销几次,以后就能多24个节日了。
七夕这几天,各大商家们开始铺天盖地的宣传。
深怕广大男性同胞们看不见,错过了给女性们买礼物的时间。
各种广告宣传语满大街都是,所有的平台私信都要发一发,来个友情提示。
这种攻势之下,想视而不见都难。
还没过节,很多女性就开始期待起来。
今天各大餐厅都开始爆满,花店和酒店又开始爆单。
今天过后,网上又会冒出来一大堆铺天盖地的吐槽。
男朋友居然送了我这么土的礼物,我要不要分手?
七夕他居然送了我这么廉价的东西,我要不要分手?
他对我一点都不用心,七夕这样子的大日子居然都能忘记?
能把别人的礼物贬得一文不值,还发个视频大网络上公开处刑。
这样的骚操作,也就当代女性能做的出来。
准备了礼物只是情人节的第一关,礼物能不能入得了人家的眼,才是第二关。
买个礼物还要小心翼翼,送的时候还要看人脸色。
国内一些男性跪舔成这个样子还沾沾自己,实在是荒唐又可笑。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大众诠释什么叫作自轻自贱。
相较于男性们战战兢兢,女性们则对这一天充满期待。
网络上随便搜一搜,就能看到她们总结出来的各种妙招。
如何暗示男朋友送给自己贵价的礼物。
如何拿捏男人的钱包,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自己花钱。
怎么才能婉转地让男人看到自己的心仪的礼物清单。
点进去看一看,简直是出尽百宝,手段高明。
这类文章那超高的浏览量,让人羡慕不已。
果然能让公主和女王们高兴的文章,才是真正的好文章。
今天还在喜滋滋地过情人节,明天就有一大波人计划着分手。
很多女人就喜欢拿这种商家造出来的节日判断一个男人的好坏。
礼物送对了就发圈一番炫耀,送不对就各种吐槽加埋怨。
真心与平常的相处没什么关系,只关乎礼物的实际价值。
一年大大小小的情人节太多,统计一下基本全年无休。
女人们对这种仪式感的推崇,已经到了不过就生气的地步。
而网上的那些无业女性就更是热衷于这样的节日。
她们最喜欢说的就是:七夕都不送礼物的男人,留着过年吗?
七夕就送这么便宜东西的男人,赶紧分了。
老娘七夕化个妆在脸上涂了几十块钱,不收礼物对不起老娘的护肤品。
诸如此类奇葩言论,被万千女性奉为金玉良言,写进了人生座右铭里。
所以今明两天,网络上最常看到两种人。
一种收了贵价礼物到处炫耀的女性,自拍加礼物大特写,皱纹都要笑出来了。
还有一种是没收礼或是礼物不称心的怨女们,在网上忙着写小作文大骂男性。
每年这些乱七八糟的情人节,都能让女性朋友们的心情上下起伏。
没过节之前满怀期待,过完了节心情随机,像坐了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
都已经2024年了,宣称独立自强见过世面的新时代女性。
还是会对着男人们送过来的礼物来回跳脚,也算是一桩奇闻轶事。
就像是那些拿着个碗到处乞讨的叫花子们,如今虽然升级了二维码讨饭。
但只要是当天的业绩不理想,还是恨不得把碗和二维码直接甩到布施者的脸上。
对于正常男性来说,不喜欢这类节日很正常。
那么多软饭硬吃的仙女们虎视眈眈的等着礼物,不送也得送。
这一天要冲业绩的不只有商家们,还有全指望着靠礼物过日子的情人们。
乞讨这事,只要和节日融合在一起就变得合理起来。
实名羡慕那些每个节日都能收到礼物的仙女们,光明正大创收的好日子又来了。
乞讨节的名字会随着女性地位的攀升越来越多,男性们努力赚钱,拭目以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