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前夕收到爱人送的礼物——厚厚的一本荣宝斋日历。大红色的布纹上印了烫金的几个大字,下面还印了一只剪纸版小金猪。
打开一看,每页都有不同时代的名家书画,日历处是竖版的几行,实在是记不了多少内容。
明显的不是我喜欢的风格,而是爱人喜欢的风格。
一看定价,98元。
我觉得既不好看也不实用,价格还挺高。
我边看边唠叨他:送礼物是要投其所好,而不是给己所要。明显地这个礼物是你喜欢的不是我喜欢的。
他听了当然很不高兴。黑了脸说:这个日历品味多高啊。我就是想让你学习学习,提高一下审美和鉴赏力。不喜欢就别要了!
我知道我的态度让他感觉很不舒服,他送礼物原本是期待我的喜欢和感谢的。
我也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回馈。于是我表达了对他的感谢。说我会好好记录的。
……
两天过去了,我并没有在本子上写任何字迹。
今天上午翻开本子想查一下节气,一下子看到爱人在本子上代我写了一段文字:

“家里的君子兰开花了。丈夫和儿子都一如既往地爱着我,支持我………”
竟然还提到了他前两天看的电视剧里的板凳精神:板凳精神,脚踏实地,四平八稳,承诺大于天……
我觉得又感动又有点想笑。
感动于他用我的口吻表达他对我的爱。想笑的地方在于他时时刻刻都想教育我,总是要站在比我更高的角度说话。
可是突然,我也意识到他为什么如此表达。这几年,随着我的成长,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可以很独立,不再像多年前那样事事处处都依赖他聆听他的建议和想法了。
对我而言,这意味着成长和独立。可是对于他而言,不再被仰视意味着失落和不受重视。
所以,现在的他总爱动不动就教育我批评我,其实背后的需求是希望得到我的重视与爱。
当我突然理解到这些,眼泪不禁流了下来。
近一年来,我一直在做亲密关系的练习。练习赞美他,认真倾听他的心声,练习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而不去评判。练习拥抱,以及试着沟通和看到我们之间对同一个事件的态度有着天差地别的不同。
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的功课需要成长和面对。
尤其是自己能量比较低落的时候。明明知道哪些是爱的语言哪些不是,也不想强求自己去改变,而是用最直接的方式去回应。
可是最后的结果却是,本来一地的鸡毛又多了些许。斗争的残局还需要自己收拾。
边收拾边忍不住又批判自己:为什么知道这么多道理却还是不能用到生活之中?
今天读《爱是一切的答案》,芭芭拉.安吉利斯的一句话很深地触动了我:与其把成功的定义看成达到或获取的东西,何不重新界定成功,用每日的成长来看待自己?
所以,即使我犯了错误,但是我并不等于错误,我可以在错误里得到成长。
而犯错误是人的权利。即使我成长多年,也依然还有成长的空间。
放下对自己的评判和期待,在这句话里,我放松下来,终于可以好好地和自己相处,对自己有了更多的理解、接纳和认同。
爱自己,才有可能真正去爱别人。
在亲密关系里,即便我们昨晚又吵了一架,又回到过往纠缠的模式里,可是也没有妨碍到,当今天上午我看到他的留言,并领悟到一些以及确认我想要什么后,主动和爱人发信息道歉并表达我的真实感受和发生的状况及压力,他随即也有积极的回应。
亲密关系反而会有一种贴近而不是像以往模式里的冷战。

是的。无论问题为何,答案都是“爱”。
爱是一切的答案,也是一生的修行。
每一次前来,都是第一次前来。
每一次离去,都是最后一次离去。
今日幸福配方:学会原谅自己,在关系中不求成功但求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