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434468/e31db798795c2805.jpg)
贾小强有一个习惯,那就是看到好的文章或者信息片段就收藏起来,感觉自己是个爱学习的好孩纸,并且还为此沾沾自喜。
可是贾小强渐渐地发现,感觉即使自己收藏了那么多的好文章,每天还在获取新的知识,可是依旧没有巨大的飞跃。
这种感觉伴随着焦虑症、拖延症无时不刻不在折磨着贾小强。不知道有木有小伙伴有类似的感受。
为什么自己收藏了那么多的文章,还是不能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为什么很多大咖读了书之后能够高效、高质量地输出,获得无数粉丝的好评和点赞?而自己明明也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和文章,却半天憋不出几个字呢?
贾小强不相信,都是一个嘴巴两个眼睛的人,智商又不比别人低,凭什么别人能够一呼百应,自己却响应者寥寥无几呢?人与人之间拉开差距的除了先天条件,在后天方面,我们到底在哪些方面走了弯路呢?
也许我们犯了一个大多数人都会犯的错误: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我们中的很多人看似勤奋努力学习,把自己读的书、看的好文章分享在朋友圈,甚至像贾小强一样去收藏,但是真正读了没有、学到了多少知识只有自己才清楚。我们常常为了形而上的东西忽略了行动的本质。
爱因斯坦说:未经思考的知识不是知识。
我们在听课、读书的时候真正启动大脑去思考了吗?还是仅仅像硬盘一样只知道收录信息、存储信息?
![](https://img.haomeiwen.com/i7434468/fcc49d6a232990ed.jpg)
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习?
第一,学习要有目标定位。
第二,学习要懂问题驱动。
不论是我们听的课程、读的书籍、收藏的文章,为什么要学?这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否则,面对现在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很快就会使大脑陷入宕机的状态。
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才能筛选掉对你自己来说大量无用的信息,才能更集中精力去学习对自己真正有用的知识。
贾小强现在面对每天接触的新信息的时候,先思考一遍这些信息对自己有没有用处。先按照重要程度给它们排序,然后再按照门类给它们帖上标签,方便记忆和进行深加工。
同时,对于那些吸收进来的信息,只有进行了深度思考才能成为自己的知识。将碎片化的信息再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打造专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深度思考是一项非常费脑筋的事情,是调动大脑各个区域参与信息处理的一次总动员。面对一个知识点,需要了解它的概念、产生背景、应用场景以及衍生扩展,这么一套程序走下来,也许比你打一局亡者农药所花费的时间还要长。
但是,只有这个样子,知识才算是你的了。这还不算完哦,知识经过输入、内化之后还要输出,就像贾小强现在做的事情一样。只是一味地思考,而不去实践,也没什么卵用。
所以,亲,你以为把文章收藏到文件夹就万事大吉了吗?这才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呢!希望今天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启发,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