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果中国近代可以赢下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如果中国近代可以赢下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作者: 渲染song | 来源:发表于2019-03-13 23:00 被阅读0次

    此文写我对中国近代史的一些思考,可能会少有人感兴趣。但“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于家、于业、于人生、于天下,明史之人知大势。

    记得中学时候的同桌给我讲过她朋友的真实笑话:这位同学不爱学习,一次课堂上实在百无聊赖,就打算玩累了抽空看会书,掏出历史课本正巧是清末中国近代史,翻一页——丧权辱国,再翻一页——割地赔款,越看越闹心,从此更加厌学。

    虽然这件事本身是被当成个揶揄朋友的小笑话讲,但相信每个国人想起那段历史都笑不出来,而中国的影视剧要么拍更近一些的民国-抗战阶段,要么拍更远些的康乾盛世,少有人愿意揭伤疤。

    历史已成事实,但我们总想过如果——如果清廷更重视发展科技,不那么傲慢地把先进技术拒之门外;如果能早些开眼看世界,不那么闭关锁国、重农抑商;如果……

    如果让我来说,这些不重视科技、闭关锁国政策等等都只是表面问题。在当时的封建统治秩序下,经济已经基本自给自足,文化和政治才是国家走向的指南针。想从根本上扭转局面?接下来我就说说我的“如果”。

    晚清重臣李鸿章曾上书论及当时中国的情状:

    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这番论断不可谓不通透,与当时很多身处激变时局之中尚在迷茫的大部分人相比,可以说,李中堂的眼界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这句话的背后,我可以想象到,与依旧做着天朝上国迷梦的其他守旧派官员不同,李鸿章是真正意识到了今时不同往日,不再是中国内部的朝代更迭,不再是地缘基础上的周边少数民族入侵,而是开始了世界的大融合,中国数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即将分崩离析,封建帝制统治根基极有可能被掘起。或者用更白话一点的说法:这已经不是锅里的饭东家多一点西家少一点的事儿了,搞不好可能要被连锅端。

    用现在比较时髦的话说,李鸿章看到了世界,看到了未来。

    可是看到了又能怎么样?天下大势非一人之力可扭转。可难道曾经领先了世界其他政治制度千年的中华政治文明,只能进化到封建专制就到头了?为什么一定要被坚船利炮叩开国门才思变,为什么我们不能从内部生长出比当时列强还要先进的政治制度?那样我们就可以不必经历苦痛屈辱,以更温和的方式进入到现代文明。

    为什么不能?我的思考是,因为满清的异族统治。

    一、对儒家文化的崇拜

    可以说,满清在文化上是不自信的。

    汉民族数千年来的封建专制统治和儒家文化体系,经过历朝历代统治者的打磨雕饰,变得十分精密、完整、顺畅,且拥有广泛的认同基础。

    这就像一个改革开放初期某个开手工作坊的老板出了趟国,学会了全套的福特汽车流水线生产管理规范一样,对很顺利得了天下后,急需有一套完备的封建统治工具的马背上的满人来说,简直如获至宝。

    所以,满清的皇帝必要学儒家经典,要看资治通鉴等汉人的帝王权谋,推崇孔圣,力行科举……可以说是汉文化的忠实迷妹了。那为什么我还说,是满清对儒家文化的崇拜导致了近代史上的落后?

    对,就是这份“崇拜”坏了事。

    低级对高级产生崇拜之情,是因为不站在同一个层次。同一个层次的人,比如同咖位的明星之间,或者说当代互联网巨头BAT之间,存在谁崇拜谁这么一说吗?因为大家都差不多,在普通人眼里看来的所谓的“高大上”属性,也许只是同一咖位的人/事物的标配而已。

    崇拜,只能说明满清统治者把自身和汉文化割裂开来,能求知若渴地去学习,但从没把自己当成汉文化的主人翁去锐意创新。汉文化就像是一个名师给学生编制的精美写作模板,满清只要好好地往里套用、用一些华丽的辞藻就能拿个不错的分数;改模板?不敢不敢,万一改错了呢,已经很完美了,没有老师那么高的水平可不敢动。

    我们来设想一下,如果在这个近代世界的转折点上,不是异族的朝廷而是纯汉人的领导班子,会有什么不一样?

    汉人会觉得文化是自己的,是名正言顺继承了老祖宗的,不会有割裂感、距离感,该发扬光大的发扬光大,该革旧除新的革旧除新。在这样文化土壤中,自明末至近代的三百来年,足够让汉文化迈一大步了。

    这一大步,可能让中国顺承明朝七下西洋、动辄有数十万匹丝绸货与海外诸国的海贸盛况,并在活跃的海外交流中发现政治机会,成就海洋霸业,把历史课本上的“资本主义萌芽”培养成国际经济的参天大树,让中国掌握世界话语权,把中华文化渗透到世界各地……也许还会有个最显见的好处——中文将成为世界通用语言,现在的亿万中国学子就不用痛苦地学英语了。

    当然也有人可能会说,万一步子迈反了,更加闭关锁国了呢?这也不是没有可能,就算是两种可能性各半,相对于异族统治者满清的完全“不敢动”,这样至少还有泰半希望。

    二、政治“跷跷板”

    “跷跷板”这个概念是我弟提出的,我本来用的词是“平衡木”,但想来还是前者更准确。

    世上绝大多数的对错,都是立场问题。

    身为异族统治者,虽然皇权是集中的,但实际上满清有两套体制——满人政治和汉人政治,满人位高权重但生力军少,汉人位卑言轻但以量取胜。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封建制度是家天下,虽汉人能人辈出,如晚清四大中兴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都是汉人,慈禧就曾对本文多次出场的李中堂不吝溢美之词,称之为“再造玄黄之人”;然汉人再有能耐,满人也还抱有“非我族类”的心态,不敢全数托付,定要有满族贵胄来掌舵,比如晚清监国摄政王、溥仪生父载沣。

    满人一套系统,汉人一套系统,满清如同一个跷跷板,在极力维持两套政治体制的平衡,可以有所偏颇(当然是偏向满人),但哪一边都不能沾了地。

    累不累?当然累,累到没心思管别的了,什么日不落英帝国、崛起的美利坚,还是先保住中华大地姓爱新觉罗最要紧。

    满清的异族身份也分散了很多本来应该对外的炮火——电视剧里总演的“反清复明”,那么些追随者真正要复的是朱氏王朝吗?不是,他们要复的是汉人统治,是不用再剃头,不再低满人一等。所以清廷联合西方列强绞杀太平天国,看似荒唐,但符合满人立场。

    这大大小小的内部矛盾尚待解决,何以全力对外?所以,异族统治在社会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都很难玩得转这个两套政治系统的“跷跷板”,更何况碰上了“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而如果是汉人统治,不用分散精力去平衡两套系统,意图揭竿而起者也少了很多由头,摆脱内耗,更容易上下一心共御外侮。也许,中国近代史将会成为一部胜利史。

    可是,历史没有“如果”。

    ——————————————————————————

    这样不追热点、甚至有点古板的文章,可以预料,阅读量又会比较惨淡。现在总有各种商业培训班为显示自己的高大上,言必提“格局”,可真的能跳出自己那一亩三分地,思虑一下家国天下的人,才配得上“格局”二字。如果您能看到这儿,对,夸得就是您。

    再说点题外话。我生于满清起源之地,要论异族,我可能算是异族本族了;满清也不会想到,自身政权覆灭数十年后,龙兴故地成为了共和国长子;又过了几十年,共和国长子发展滞后,又被人奚落“投资不过山海关”。

    我弟在讨论的时候说,“若论大变局,现在不也算?”

    其实所谓身份、立场、故旧、新潮,对当下的人来说,几乎是生活的一切;而放到历史的维度上,又什么都不算。

    真正算数的,只有时间。

    最后放一个贝托鲁奇电影《末代皇帝》中的一个我认为最最感人至深的片段——溥仪送别老师庄士敦,可以从1分40秒开始看,场景是落日余晖中,溥仪让民乐团为老师演奏他曾教给自己的《友谊地久天长》。

    https://v.qq.com/x/page/u05294vatvt.html

    赋一首现代酸诗:

    满清的太阳落了,历史长河还在流淌。

    离别,不以悲恸,不以泪水,以地久,以天长;

    曾在时代中浮沉的华夏,不以彷徨,不以颓唐,以欢歌,以昂扬。

    公号:宣看到世界 原创发布 转载请联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中国近代可以赢下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hox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