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朋友跟我说,说某书是经典,可读后往往大失所望,读了大半天都读不到值得画线和摘抄、能启发思考的“金句”。或者是因为看了某个“金句”被一本书吸引,可买来读后发现,书中的“金句”太少,感觉自己被忽悠了。我知道,不少人都热爱这种“金句驱动式”的阅读,其实这种功利式阅读,不是能汲取知识营养的好方法。
“金句”往往是一长段材料铺垫和扎实论证后的“飞跃性概括”。
不在知识的整体面貌中去理解一句话,那种“金句”是无法真正“致知”的。我一直觉得,“金句”不仅是作者辛苦论证的一个结果,也是某种灵光一闪,是读者沉浸到一本书中,辗转反侧、辛苦跋涉后豁然开朗的一种阅读报偿。也就是说,“金句”不只是作者的产品,更有读者的参与。进入作者的理论构境,读通了、读透了,读到了作者的深层意思,读懂了逻辑关联,读到了与现实对应的思想,理解了自己长久以来的某个困惑,“金句”就出现了。
一个真正沉淀到自己知识体系中的“金句”,必然在对话中包含着自己的某种思考。读书必须先内化,读进去,才能得到滋养,而不是“直肠式吸收”。读了,作为答案,立刻去现炒现卖,那只是假牙。而由深入读书和思考获得的知识,就如我们天生的牙齿: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
阅读是一种对话和生成,需要沉浸其中,“金句”是对沉浸式阅读的一种思想犒赏,而不是可以单独抽出来的“精华”。那种抽出来的精华,往往只是一种营销策略。
我也不喜欢那种“寻找标准答案”式的读书,如果把书的内容当成“可以抄的答案”,那还是应试思维,没有什么营养。好书在于能引发思考,在于那个论证过程带来的思想激荡——挑战了某种常识,启发了某种思想,带来了某种智识。
是的,越是好书,你越是无法从中得到“标准答案”,反而会产生越多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帮你摆脱“无知的确定性”,挑战大部分应试教育潜藏于你思维中的“天经地义”和“不证自明”,让你在经历“多元的混乱性”之后,走向批判性思维的境界。
何兆武先生在《上学记》中说:“读书不一定非要有个目的,最好是没有任何目的,读书本身就是目的。”读书绝不是功利的、速成的、热闹的、立竿见影的,但我也觉得,读书绝不会辜负你,享受了过程,沉淀了思考,你总会在某个时候、某个地方得到滋养。
——《习惯没有“金句”的阅读》
曹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