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北宋·周邦彦《苏幕遮》
相比范仲淹的那一首,周邦彦的这首词稍微显得明快一些,他没有把心中的忧啊愁啊都写出来,而是以写景和回忆为主。就像在咀嚼一枚橄榄,到最后才能品尝出甜味,周邦彦这阕词给人的感觉也是如此,等到慢慢读完,才能一点一点品出他埋藏在字里行间的乡愁。
那一年的夏天,词人在房中焚上了沉香,以此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看来周邦彦家中还挺富足,沉香是非常珍贵的一种香料,普通百姓家里可用不起。据记载,周邦彦当太学生的时候,因歌颂王安石的新法,神宗皇帝一高兴就把他提拔为太学正(官名)。他还是个蛮会享受的人,《本草纲目》记载,沉香可以治上热下寒,气逆喘息等症,是很珍贵的中药材。富贵人家都喜欢在室内燃香,除了沉香之外,还有龙涎香、瑞脑等。李清照《醉花阴》“瑞脑销金兽”指的就是瑞脑香,又名龙脑。
炎炎夏日,他焚上一炉沉香,让习惯热闹的心静下来,好好享受片刻的安宁。这时候他听到了窗外鸟雀清脆的鸣叫,一声声,仿佛在呼唤晴天的到来。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旧时有一种说法,鸟鸣可占晴雨,而当时正好刚结束一场雨。天明拂晓之时,他悄悄听到了鸟雀们在屋檐下的低语,似乎天很快就要放晴了。在周邦彦笔下,鸟雀似乎不是鸟雀,而是跟人一样,是有感情的。天刚蒙蒙亮时,它们在屋檐下窃窃私语,不料却被词人听见了。词人用了一个“窥”字,有种听墙根的感觉,显得鸟儿们活泼可爱。
正如他所料,天亮以后,太阳真的出来了。阳光打在荷叶上,荷叶光滑的表面反射出了阳光,乍一看,仿佛是荷叶生出了阳光,将昨夜的雨给晒干了。那露珠滴溜溜地从荷叶上滚下去,晶莹可爱。远远望去,水面上那一片片荷叶迎着风挺立着,精神抖擞,宛如获得了新生。而荷花圆圆的叶子仿佛是江南女子的长裙,在风中摇曳生姿。这一场雨,将大地洗礼了一遍,此刻的河面是如此清新,让人看了心情也变得舒畅起来。
周邦彦的词以华丽著称,但这一首却是出了名的清新自然,不似他往日风格。他写思乡,和范仲淹一样都是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不同的是他并未将思乡之愁融入眼前的景中,而是通过对美好景物的欣赏,一下子联想到了家乡。周邦彦的故乡正是浙江的钱塘,也就是现在的杭州。杭州西湖的荷花是出了名的,一到夏天,清晨有边晨练边赏荷的人,傍晚有边散步边赏荷的人,甚至很多外地人不远千里赶到西湖,就为了一睹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
所以看到雨后初晴,水面上的荷花,周邦彦的思绪一下子就飞回了故乡钱塘。他在下阕中就写到了,他怀念遥远的故乡,不知何时才能回去。他的根本在吴越一带,是典型的江南文人,为了仕途不得已远离家乡,来到了千里之外的汴京。不知不觉,他已经在都城待了这么久,偶尔想起故乡,竟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当年周邦彦以太学生的身份前往都城,后来因为《汴都赋》而被宋神宗赏识,继而留在了汴京做官。词中的长安并非真的指长安,因长安是汉唐两朝的都城,便以“长安”比喻当时的国都汴京。
能被皇帝赏识,留在京城当官是很多文人学者梦寐以求的,他们寒窗苦读数十载,不过是为了这一天。然周邦彦被提为太学正之后,一直没有很大的作为,也一直没能升官。大概是这个官当得不是很如意,周邦彦渐渐开始怀念自己的家乡,尤其是在看到一池荷花之后。
不知故乡西湖的荷花如今开得怎么样了,是不是跟往年一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还记得那群儿时和他一起划着船在荷叶中穿梭的伙伴,年少时的他们无忧无虑,天真地享受着上天赋予他们的灵气。不知儿时的小伙伴如今怎么样了,他们还记得当年的五月,大家一起游西湖的场景吗?再次相见,怕是已经互不相识了吧。多少次在梦中,他驾着一叶扁舟,来到了日思夜想的西湖。要是梦境能够变成现实那该多好,因为他真的好想回到故乡。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王国维评价此句,称赞道:“真能得荷之神理者。”意思是说,周邦彦这一句词写出了荷的神韵,是写荷花的绝唱。确实,他不仅写出了荷的外形特征,还将雨后水珠在荷叶上滚动的美好刻画了出来。有过水乡生活的人对此情景应该都不陌生,记得小时候去荷花池采摘莲蓬,顺便摘一片叶子把玩,在荷叶上洒几滴水,水珠晶莹剔透,像珍珠一般,在上面滚来滚去,落入水中忽然就不见了。
荷叶不似一般草木的叶子,长得很大,像雨伞一样婷婷立在湖面上。当然,也有叶子漂浮在水面上的睡莲。我们常见的荷花都有着“擎雨盖”,苏轼《冬景》中就有写到,“荷花已无擎雨盖,残菊犹有傲霜枝”。周邦彦“一一风荷举”的“举”字就写出了荷叶挺立在水上的状态。
荷叶亭亭,迎风起舞。梦中的美好景象始终难忘,唯有寄情于词,刻下梦中熟悉的情景,以供思乡。
本文选自:《一本书读完最美古诗词:全集 》作者:云葭,青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