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知道了罪犯是谁,推理小说也就结束了,《恶意》彻底颠覆了这一观念。
就算被捕也不怕,即使赌上自己所剩无几的人生,也要贬低对方的人格,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啊?(书中原句)
用好几天去消化,去揣摩这到底是怎样一种恶意?恶意混杂着嫉妒,贪婪,自私,甚至是对自己的恨。
野野口对日高的恨不知所起,深入骨髓。那对自己呢?我想大概也有恨吧,恨自己的懦弱,恨自己命运不济,恨自己才能不够,这一切都不应该成为把自己变成恶魔的借口。
我就是恨你,明明你是我最亲密的朋友,明明你是那么善良,明明你知道我猥琐的过去还帮我保密,明明你一直在帮我实现理想。可是我就是恨你。我恨你抢先实现了我的理想,我恨你优越的生活,我恨当初我如此不屑的你如今有了光明的前途,我也恨我自己的懦弱,我恨我自己运气不够才能不够,我恨我自己还没来得及成功就得了癌症。我把对我自己的恨一并给你,全部用来恨你。(来自豆瓣评论)
但这也恰恰是人性,曾经看过一场辩论“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这也许是一个伪命题,善恶不过是站在道德的角度对人的评价,根本不涉及人的本性。但如果非要选,我想我更同意前者,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魔鬼,只是在爱的感化中魔鬼慢慢变得善良,友爱,和善,但如果没有爱,我们还能一如既往地保持善良的自己吗?我对此从来就没有自信。
看到结尾,一切真相大白的时候才发现被野野口耍了,从第一章野野口的手记开始就是陷阱,我却在陷阱中深信不疑。有人说《恶意》是东野圭吾最得意的作品,将读者从头到尾彻底欺骗。不知道他本人怎么想,但他写的小说的魅力也许就在于,读者即使知道了真正的凶手,还是会有一根线牵着你往下看。探究人性,动机往往会比推理本身来得重要。
或许日高直到闭上眼睛那一刻,都未曾想象过这世上竟会有这样的恶意存在吧。很心疼日高,一个多好多善良的人啊,却在开始被读者定位为一个心肠恶毒的人,不得不佩服东野圭吾的心机,只用一只被杀死的猫就能轻轻松松掌握读者的心理走向,如果对人性没有一点理解,大概也写不出这样的小说。佩服作者,同时也为自己只因为一件事情就判断一个人的好坏感到惭愧,可以自我安慰这是书里唯一一条线索,只能遵循。那在现实生活中呢,希望看事情还是能带点脑子,成年人的评价不应该非黑即白,凡事都有两面性,这世界很多事情没有好坏,只有真假。
最后,希望我身边永远没有这样的恶意,想要的自己争取,温暖的朋友好好珍惜,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对遇到的一切人和事,常怀感恩之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