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笔记进化史——那些年记过的笔记

笔记进化史——那些年记过的笔记

作者: 半个太阳半个月亮 | 来源:发表于2018-02-09 21:36 被阅读0次
    人类进化史

    人类有进化史,其实我们的日常笔记也有进化史呢,比如从时间轴上来看,我们从学生时代的课堂笔记、读书笔记,再到工作后的工作笔记、开会笔记,以及为了个人成长而记录的学习笔记、视觉笔记等等。除此之外,随着我们对笔记认识的不断深入,笔记从内容和形式上也是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大家可以跟随我的介绍来看看你自己的笔记目前大致在哪个阶段:

    笔记1.0时代:手中有笔记,脑中无笔记。

    具体表现为:

    (1)照抄黑板板书和分享者原话的“复制笔记”

    (2)无空隙,满当当的“填鸭笔记”

    (3)无图、表、画的“纯文字笔记”

    进一步解释:这一阶段完全是把记笔记当作体力劳动,没动脑,单纯用纸笔来记录,秉持着“将别人的话记得越多,学到的也越多 ”的想法狂写狂记。此外,这阶段对笔记本的样式有深深的执念,比如,一定要手写笔记,排斥印象笔记这样的电子笔记。或者,在方格笔记本盛行时,特别是看了《聪明人都用方格笔记本》这本书后,似乎不用方格笔记本都不行了。

    笔记1.0时代

    笔记2.0时代:手中有笔记,脑中有笔记。

    具体表现为:

    (1)笔记中加入了自己的思考,而不再只是记录别人的话。

    (2)笔记中有大量留白,而不再是满当当。

    (3)笔记中有各种箭头、标记符号、图表,而不再是纯文字。

    进一步解释:这一阶段对笔记的认识已经从1.0时代的知识搬运工变为了,不仅仅记录作者的话,还会在旁白处记录下来自己的总结思考,也就是加入了自己的脑力劳动。对于笔记本的样式,开始学会区分什么情况下运用什么样式的笔记更合适,比如梳理一本书的框架可以采用思维导图,也就是空白笔记本。笔记中若有大量图表,可以用方格笔记本。

    笔记2.0时代

    笔记3.0时代:手中无笔记,脑中有笔记。

    具体表现为:

    (1)笔记在记录作者的话及自己的思考的同时,还输出了下一步的行动。

    (2)笔记的思考能够体现“故事线”。

    (3)笔记还应时刻保持“向第三者汇报“的意识。

    进一步解释:这里肯定有小伙伴要疑惑为什么这一阶段叫“手中无笔记,脑中有笔记”。这里先请大家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记笔记呢?记笔记的初衷到底是什么呢?难道就是将一本一本笔记本记满然后放置在书架上,一年到头也不一定翻看一次吗?当然不是,笔记的最终目的是锻炼我们的思考“肌肉”,也就是哪怕没有纸笔记录,在我们听到一段话或看到一段文字时,我们大脑可以快速反应并建立“笔记思考”的回路。所以,养成通过笔记思考而解决问题的习惯之后,就算手边没有笔记本也可以用大脑进行思考和整理问题。换句话说,这一阶段即便手中只有一张小小的便签,也可以用来记录思考,形成下一步的行动。这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我们拆书帮的RIA便签法,是不是道理很想通呢?

    笔记3.0时代

    此外,这里的“故事线”也许你会感到陌生,故事线的概念来自于《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这本书,这里我们先花一点时间来介绍下这本书吧。这本书的作者是来自日本的麦肯锡资深管理咨询师大岛祥誉,这本书的灵感来源于作者在麦肯锡工作期间,发现身边的同事和前辈们采用了特别的记工作笔记的方法,这种方法被认为是为了“解决问题的工具”的笔记思考法,通过问题解决的4个步骤(分别是:定义问题-建立假设-验证假设-总结成果),在每个步骤中选择相应的笔记使用方法,就能边写边思考,整理思绪,解决难题。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

    言归正传,什么是“故事线”呢?

    麦肯锡笔记术的特征在于,其目的并非单纯记录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而是为了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是为了创建更美好的未来而做的笔记。这需要我们时刻让各种各样的要素在笔记上更加活跃,让笔记生动起来。所谓生动的笔记,就是时间在笔记上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

    针对“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这件事情能够实现就好了“这些“未来”的事情,在笔记中产生出“这样做的话是不是可以呢?”之类的方向,这就是“生动的笔记”。

    如果将“生动的笔记”再换一种说法,那就是能够“用故事线“思考的笔记。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中及时解决问题,在笔记中也遵循解决问题的基本流程,并且使用“故事线”来思考就显得非常重要。

    所谓用故事线思考,是指在看事物的时候不能只看一部分,而要在把握整体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事物所处的状况,然后思考事物接下来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按照解决问题的基本流程【设定问题和 Issue→整理课题并分解其结构→搜寻现场的信息→建立解决方案的假设→验证假设→决定解决方案→实行解决方案】这一故事线,使用笔记,实现目标。

    可见,所谓的“故事线”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故事脚本。我们记笔记时可以采用哪些“故事线”呢?

    (1)解决问题四步骤故事线:定义问题-建立假设-验证假设-总结成果

    (2)麦肯锡“空雨伞”故事线:天空有乌云(事实/复述)-看样子要小雨(原因/解释)-应该带雨伞(结论/行动)

    (3)丰田“五个为什么”故事线:若通过连问“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进行深度思考,挖掘出最根本的问题,那么只需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什么是“向第三者汇报”的意识?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向第三者汇报“只适用于工作笔记,也就是我们希望通过笔记取得成果,这里的成果是指向除自己以外的第三者(领导、同事、客户等)汇报方案、回答问题、报告。因此,对于面向自己的读书或学习笔记并不适用。

    具体的呈现框架可以有两种形式:

    (1)金字塔表格形式

    金字塔表格形式

    (2)加重号文字形式

    加重号文字形式

    无论是金字塔表格形式还是加重号文字形式,“向第三者汇报“为目的而设计的笔记与”面向自身的思考”是完全反向的行为,也就是说这时候我们需要逆着”故事线“来呈现笔记,即按照“结论-理由-事实”来呈现,而这恰好就是著名的”金字塔原理“。

    逆着”故事线“呈现笔记

    总之,笔记的写法、什么形式的笔记最好、写笔记时候的要求,这些话题或许有很多书或文章都在讨论,但却并非《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这本书真正的主题。如果你对”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笔记术感兴趣,不妨看看这本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笔记进化史——那些年记过的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htn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