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绪哪能分阶段?
知名生死学大师、临终关怀之母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Elisabeth Kubler-Ross)在《论死亡与临终》(On Death and Dying)指出:
一个人被诊断出罹患不治之症到临终前,情绪上会经历五个阶段:
否认(denial)
愤怒(anger)
讨价还价(bargaining)
沮丧(depression)
接受(acceptance)
罗斯的研究带来的结果是,很多人往往会把这种「阶段」的概念套用在其他情绪上。然而我们认为,伴随死亡、离婚等失落而来的伤心,不应该套用「阶段」的概念,因为伤心的本质和程度因人而异,每一段关系都是独一无二的。
罗斯的贡献让世人更了解和人世告别的过程;不过,许多专业人士、一般大众一直试图套用她的阶段论在其他因失落而起的情绪,这是不对的。
罗斯认为,一个人被告知罹患不治之症后,
第一个反应是否认(第一阶段)。如果缺乏其他资料的情况下,她这个观点常被误解成:一个人遭逢他人死亡或离婚的打击之后,一样也会经历否认的阶段。
这么多年来,很多接触到的伤心者当中,还没看过有人“否认”自己遭逢失落。
他们会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妈妈过世了”、“我的狗死掉了”或是“我妻子跟我离婚了”,
这些话清楚反映出,他们完全不否认自己身上有失落事件发生。包括现在正在看这里的你,也一定不会否认你(以前或不久前)遗失了某些东西,所以你才会继续看下去。
同样的,很多探讨伤心的文献坚决主张:
“遭逢失落时一定会愤怒,但我们并不完全认同。”
有时候,是否产生愤怒情绪,与失落发生时的情境有关,如果是之前提到的“不是那么亲爱的关系”,这时若发生失落或许会带有怒气。
不过,如果一味认定愤怒是必然的情绪,不仅不正确,也很危险。
请不要认为,未化解的伤心必然会有怒气。
有些伤心人会愤怒,有些不会。
如果你有怒气,你该做的是把原因找出来,了结它。
“永远走不出来”?没这种事。
「永远走不出来是一个危害最大的错误观念。
丧子的父母会认为自己“永远走不出来”,遭遇其他失落的人也常这么说,他们还会找出符合的资讯和情绪,来证明这句大错特错的话没有错。
换个比较精确的问法:
“我们有可能忘掉过世的孩子、另一半或父母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但是,“永远忘不掉”和“永远走不出来”并不一样,
“永远走不出来”是有害的想法,会让伤心人的心永远处于破碎状态,容不下任何疗愈的因子,甚至会完全阻绝他们想起任何与逝者有关的美好回忆。
作者曾辅导过一位女性,她的女儿在几年前的2月自杀身亡。
她告诉我,每年2月快要到时,她对女儿的思念就会越来越深,而思念里头的感受是痛苦的。我可以理解她的感受,也明白每当2月到来时,为什么她会感到如此强烈的痛苦。她热泪盈眶,一面述说着她与女儿的关系,她说:“我的心永远都碎了。”
大部分人会默默认同她这么说,让对话继续下去,但作者不这么做。
作者问她:“你会不会常常想起有关女儿的美好回忆?”
她说:“会。”
接着问她:“这些温暖、愉快的回忆浮上脑海时,你有什么感受?”
她说:“这些回忆让我心情很好。”
于是再问:“当你有愉快回忆时,你还会觉得心碎吗?”
她说:“不,我不会觉得心碎。”
最后作者建议她,千万不要说自己“心永远都碎了”,应该改说:“有时候想起女儿的痛苦,或是她已经不在了,我觉得心碎;但是一想起她的好,我就觉得快乐,我很庆幸能与她有共同的回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