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读书
我不是文科出身,不擅长对文字进行咬文嚼字,不善于用文字描述,也不善于通过阅读文字来学习。当然,这并不是理工科学生的通病,这只是我个人的特点。
我对于学习一项动手的技能是有信心的,因为只要通过眼睛看,然后模仿,接着在实践中校正细节就行了。
但如果要我看一本书,学习里面的内容我就头疼了。常常是打开书本,翻上几页,然后要么是昏昏欲睡,要么就抱头逃走了。究其原因,我想还是因为我不懂怎么读书学习。
小时候,都是靠老师手把手的教,口口相传,然后被动的完成老师的作业,再经考试的“威逼”,这才记住了一些知识。然而当我踏入社会以后,书本知识的学习不再是我主要的输入手段,主要是靠“师傅”在技能上的手把手教授,以及在社会实践中的经验积累,最多会有一些打补丁式的翻看工具书学习。总之,基本上再也没有完整的系统性的书本学习。
我想,如果想系统的学习,对个人来说,书本还是首先。
可是,怎么才能消除一看到厚厚的书本就犯怵的症状呢?
近来,我正在思考并且尝试这样的学习。
正如之前说过,我是理工科出身,且做了十多年的纯技术工作,而现在要面对市场营销、产品管理类工作。在实践了一段时间后,我意识到必须要看一些书,学习一些核心概念,得有一些方法论,要不然就像瞎子过马路。
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管理》是市场营销的圣经,他本人也是市场营销管理学的大神之一,就像巴菲特是投资界的大神一样。所以这本书作为我系统学习的材料是再合适不过了。
可是那么厚的一本书该怎么读?怎么学?时间怎么安排?...都是问题。
前面我提到一点,我要学习核心概念。这点启发了我,既然我不可能像在学生时代那样,有老师和同学陪伴一起啃书本,那么我就“从简”——先通过书的一、二级目录了解整本书的框架,这样我就会有个模糊的概念。然后再把这些一二级目录标题内涉及的名词概念搞清楚,我可以通过翻到对应的章节去找名词的定义,这会使我对作者想传递的信息有更进一步的认知。
有了这些准备以后,结合我在工作中的耳濡目染,进而在实践中打磨、加工,相信我会更有动力把书本读完,并逐渐消化,同时对工作本身也会有促进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