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和韩寒一样文理偏科严重,听说韩寒高中辍学后心情很复杂。心中有点羡慕他能脱离苦海,又有点鄙视他做了逃兵。在高考的重压下,每日埋头在题海和分数中沉浮,当时根本无心也无意去阅读他的作品。后来听说他不仅在赛车界做出了成绩,还导演制作了了很不错的电影,才开始对他离开学校后的那几年到底做了什么开始感兴趣,读了《就这么漂来漂去》,找到了答案。
别人在为高考拼命做题念书时,他开始写书赚钱。
别人考进大学,开始朝着专业方向拼时,慢慢开始赚钱时,他选择把赚来的稿费全部花在赛车赛事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26333/32f5a6f0840aa87c.jpeg)
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会去赛车,
我说,
人小的时候都有很多愿望,
但那一个我记住了。
我曾经以为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车手而已,看了一眼他这些年的成绩才恍然大悟:这个人是认真在赛车。不仅认真,而且还有天赋,从一无所有开始一路拼杀,后来进入冠军车队,赛车道上开出过许多传说,也是蝉联多年全国总冠军的顶尖车手,是国内目前唯一场地和拉力赛双料冠军车手。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26333/4c3048bc186513b1.jpeg)
每个人的身体,都有厚的地方,它们各不相同,有些人厚的是手上的老茧,有些人厚的是背上的污垢,有些人厚的是脸上的老皮,我愿自己厚的是心脏的肌肉。打死也不能放弃,穷死也不能叹气,要让笑话你的人成为笑话。——韩寒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拉力赛内部细节确实一无所知。然而这本书太适合扫盲了。书中犹如电影镜头一般详细描述了一个车手多年的经历:从开卡丁车、飙车开始,到自费找车修车改车、硬着头皮开破车参赛、后期开到好车反而不习惯的尴尬,国际比赛拿不到签证失去适应场地的热身练习时间、一本正经事无巨细得列出自己赛场撞车实录……笔触幽默、看着忍俊不禁。然而猝不及防间,心又有戚戚然,因为前一刻还在他眼前亦师亦友的哥们,下一刻就丧生在车场上……
这本书似乎看到了这一代车手普遍遭遇的困境和窘迫。自然而然的,我想起了前几年看的韩寒导演的电影《飞驰人生》。我仿佛看到一群骨子里有股执着劲的人,汗流浃背、满脸油污,不顾一切逐梦的生存状态。
我想,不论在中国赛车专业中的投入还是在这项运动的宣传,要说韩寒为中国拉力赛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是不为过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26333/3e2198f3aaa3353a.jpeg)
回看,年少时候的韩寒,有华采、文笔尖锐、怼天怼地怼社会,曾在网上一己之力怼颓了很多曾经看不惯他的人,其中也包括清华才子高晓松。然而不打不相识,在高晓松最落魄、别人都唯恐避之不及的时候,韩寒是唯一到现场为他的电影首映站台的朋友。高晓松就这件事,一直对韩寒感激不已,说他很仗义。
现在的韩寒,文笔依然充满嘲讽,但少了些怼天怼地的霸气,多了些自嘲、洞悉和坦然。访谈中,他的言行举止也显得更大气稳重。
命运就算颠沛流离,命运就算曲折离奇,命运就算恐吓着你,做人没趣味,别流泪心酸,更不应舍弃。总有人愿意一生永远陪伴你。——韩寒
经过阅读韩寒的书,我体会到一个重要的问题,生活中我们总是不自觉得去评判别人,这是个很可怕的陋习。千万不要动不动去给一个人贴上标签,这样不仅容易伤人,更会蒙蔽了我们自己的眼睛。我们遇到的很多人,其实都是能点亮我们的、有着多面人生的有趣灵魂。随着更多了解、接触和观察,我们才能看到这些令人敬佩或欣喜的B面、C面甚至D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