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微博,一些可爱、善良老人的行为,把我感动了。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听到,诸如: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年高可可以带来智慧与经历”,“年高有德经验多”等俗语。
生活中,有些平凡的老人,总用自己不平凡的举动,告诉世人,最珍贵的生活道理:
1.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
拾金不昧,是这个简单道理的最直接体现。
近日,在浙江杭州,一位卖花老人捡到一个手提包,包里有1万多元现金,还有身份证等重要证件。
冬日冷风潇潇,老人足足等了1个多小时,也未等到失主。第二天,在亲人的陪同下,老人来到派出所,将拾到的手提包交给了民警。最后,民警通过包里的证件信息找到了失主。
老人说:“再穷也不能贪别人的东西。”
这让我想起哲学家柏拉图的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年轻的柏拉图问他的老师:“爱情是什么?”
老师让他到麦田里摘麦穗,并要求他向前走,不回头,只可摘一次,摘一棵自己认为最大最熟的麦穗。
柏拉图按照老师的话去做,结果,他两手空空的走出了麦田。
老师问:“你为什么没有摘到?”
柏拉图委屈的说:“每次我看到一个又大又金黄麦穗时,我就想,会不会前面有更好的,所以没有摘。但是,走到后面,我又觉得总是不如之前见到的好,所以就错过了,什么也摘不到。”
不是自己的东西,我们不能强求。所以,做人要懂得放弃。
属于自己的东西,是别人抢也抢不走的。所以,做人要懂得知足。
2.不要怕犯错。
小时候,我们,总有过一段或者几段,做错事或者做坏事后,被父母或者长辈们,劈头盖脸骂的经历。所以,一直以来谨小慎微,怕出差错,是中国人的通病。
一个苏州的老人,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承认错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63岁的萧老,像往常一样骑着收垃圾的三轮车,不小心剐蹭到路边的一辆轿车了。或许大多数人,会觉得反正也没有被别人看到,赶紧溜走就好啦。但是萧老没有走,反而叫来了民警。后来车主也没有追究老人的责任。
萧老说:“”自己收入不高,但是剐蹭到别人的车,就应该主动报警,赔钱也是应该的。”
不要害怕犯错,错了就改正。人生最可怕的是,因为害怕犯错而畏手畏脚,什么事都不敢去做。
有些事,只有做了才会知道,不做,连错的机会都没有。
记得我刚毕业那会,单位让我负责修订一项新标准。因为之前没有接触过,所以怕犯错而被同事看不起,即使有不明白也不敢开口问问别人。最后一个人默默的,查资料,修改再修改,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将标准的初稿上交给领导。
没想到领导,竟然拿着我修订的初稿,当着所有员工的面儿,在会议室里将我大批了一番。看着word里领导修改的满屏红色,惨不忍睹。当时,我坐在下面,瞬间满脸通红,不知所措,恨不得立刻找个地缝钻下去。
事后,同事安慰我说:“没事,第一次,每个人都会犯错,下次就知道了。”
作为新人,领导也不是故意刁难我,他只是公正地指出我的错误。我因为害怕犯错,而不敢求助他人,才让自己陷入更加难堪的境地。
从那以后,我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畏畏缩缩,怕这个、怕那个、怕出错。如果怕这怕那,你会什么也做不了。想做什么就去做,不会就问,没人告诉你,你花时间和精力去摸索。
没有谁,不是一路在犯错、纠错,不断向前。
这个世界,不会给那些因为害怕犯错,而什么都不去做的人,以及犯了错死活不知改正的人,任何成功的机会。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也不要勉强别人去做。
推己及人,它和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都是一个意思。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
近日,有一位网友发了一段视频:
寒风中,一个带着红帽子的老人,弓着背,蹲在斑马线那里,两手不停地捡着地上的东西,有个手指扎破了,渗出了血。附近不断有车辆经过。
镜头拉近一看,老人面前是一堆碎玻璃,别人问她在做什么,她回道:“好多车路过这里,我怕人家车胎被扎破了,顺手捡捡。”
凡事,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将心比心,你的世界将更加美好。
有一天,时任美国海军助理部长的罗斯福,家里好友来访。
聊天的过程中,朋友突然问及海军在加勒比海某岛建立基地的事。
朋友说:“你只要告诉我,我所听到的那些有关基地传闻,是不是真的就可以啦。”事实上,朋友所说的事,在当时,是不能公开的。
碍于朋友相求,直接拒绝会显得不礼貌。所以罗斯福望了望四周,压低嗓子,向朋友反问道:“你能对不便外传的事情保密吗?”“能。”朋友立刻回答。罗斯福微笑着说:“那么,我也能。”
富勒说过,“向别人扔污物的人,把自己弄得最脏。”
在人际关系中,对待别人要像对待自己一样。
4.要有梦想,并坚持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袁隆平,这个名字是再熟悉不过的啦。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是他解决了中国十三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上个月18号,袁隆平获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的“生命科学奖”。
88岁的袁隆平,通过视频发表了得奖感言。他说:“我还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虽然已经是88岁高龄,但是他还有梦想要实现,所以坚持做科研。 现在的他,每天要打排球,饮食少荤多素、多吃水果。他说:“如果不从事水稻研究,那生活就没有意义了。”
梦想加坚持,才可能梦想成真。
梦想就像一粒种子。但不是每粒种子都会发芽。只有“坚持”浇灌,梦想这粒种子才可能发芽。
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
电影由威尔·史密斯主演,改编自美国黑人投资专家克里斯·加德纳的真实故事。
在美国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加德纳推销的医疗设备,由于价格高昂,渐渐滞销,全家人的生活,顿时跌入窘境。妻子离开,付不起房租,带着儿子寻找栖身之所,跟街头的流浪汉争抢教堂收容所唯一的床位,甚至最后只能留宿地铁站的卫生间里。
这一切,没有击垮加德纳。他通过了重重考验,成为了一名股权投资人。
电影中,加德纳在天台上,对儿子说的话,对我触动最大。
“不要让别人告诉你,你不能做什么?那些做不到的人,总要告诉你,你也不行。”
“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要去捍卫它;如果你有理想的话,就要去努力实现它”。
法国作家米兰·昆德拉说:“永远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一步都决定这最后的结局,我们的脚正迈向我们自己选定的终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