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中国历史》已经再次听到了明朝,从神话起源听到夏商周……从战国到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小时候学历史,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要背朝代时间顺序,好烦恼啊,老师只是依着课本枯燥的讲着那些无味的文字,总结历史意义!记得最常用到的词就是推动历史发展的进程……
我就很疑惑,不知其意,也觉得无甚意思,历史的进程有什么用啊,何须推进呢!
所以我一直都是发了历史课本,从头到尾当故事读一遍,也不听课,老师讲他的,我自己读的津津有味,一遍读完,课本就压在了桌脚,再也没见过天日!做题也全靠灵感,读了材料,全凭直觉临场发挥……结果却比死记硬背效果好,于是呢,我文科就是全凭心意学,从不刷题硬背,反而心情好就能考好!如果当时一开始就选了文科就好了,可我偏偏选了理科,给自己整抑郁了快……
回到正题,历史到了明朝,轰轰烈烈的蒙古铁骑也死在了内乱里,为了争权夺利,无心他顾,光知道耍心眼子,搞内讧,下毒耍阴招,可真是够绝的,权利这个漩涡就是这样,总能把人吸引到这个黑暗的沼泽里,把人变得面目全非……
曾经辉煌的蒙古铁骑、曾经改变世界面貌、被欧洲人视若神明的蒙古铁骑、曾经以二十万兵力就征服亚欧大陆的蒙古军队变得不堪一击,变得只知享乐,贪生怕死,被朱元璋带领的起义军驱逐出境,逃入茫茫草原深处……遁入历史的长河中……
当历史只剩一把黄沙,我们知道与不知有什么意义吗?
那天看典籍的中国有句话:
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是啊,前两条太大了,个人修身而言,历史的确能告诉我很多,但有一条最要命的就是坚持、也可以说是偏执于自己认为对的或者错的事物。
这一点真是硬生生的切中了我的要害啊!
最近听历史,我真实是感觉到了客观看待事物的重要性,因为没有一件事是完全对或者错的,只有因时因地制宜,只有当下最适合的,没有永远正确的……
虽然这话属实不太像我说的,也不太像句人话!
就像很典型的例子,王安石的变法,我听了很多个版本,有骂他的有夸他的,可不管哪个版本,有一个点是很重要的,那就是王安石变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他并没有想要剥削百姓,他是一心想要安国定邦的。由此来说,他不应该被定义为佞臣。
可他最重要的问题是,他太自信,太偏执的相信自己相信的,他以为只要上下一心,只要心有鸿鹄,就可以实现治世,读书人的通病,太理想化,太过不接地气!他却始终认识不到自己的问题,他也不会相信这是自己的问题……
而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们同样骄傲,同样相信着各种相信的,谁都不愿做出让步,今天王安石上线,全面变法,明天王安石下线,变法废除……
再强大的家底也不够这么霍霍吧!然后就会导致历史的必然!
宋朝的皇帝们就是相信着重文抑武能够实现长治久安,结果一再丧权辱国!
元朝的统治者们尝到了武力征服的甜头,不思治国,反而搞出了民族歧视,一有不同的声音就一味的武力镇压,结果反抗不绝于耳,最终被赶出中原!
所以!需客观看待自身,反省自己的所言所行,凡事不偏执,合时宜……
随手一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