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做营销,我们在做什么?改变一些人的行动、想法,从而让情况对我们更加有利。前面我们找到了产品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点,也用用户视角制定了营销目标,但是最后的文案写出来还是没有吸引力。距离用户行动,还差什么?行动改变,往往只做了一半——这个产品能满足用户需求,但是这是假设使用产品之后的情况。用户在使用产品之前的状态呢?用户真的想要去尝试改变吗?如果没有让用户意识到“我应该做出改变,过去的选择不合理”,用户不会愿意尝试新产品。所以,先要让用户产生想要改变的想法。为什么我们写出来的文案往往只关注后半部分?如图1,左边的文案集中在描述产品,而右边的文案是不是会让人更想改变?
图1 描述产品与抓住用户过去不合理的文案对用户改变进行了“自嗨假定”:假设消费者不断质疑过去的选择,一直在寻找更好的产品;假设一旦出现更好的方案,用户愿意做出改变。
“基本款痛点文案”——前面是用户过去的不合理,下面是产品能满足的需求,如图2所示。在用户关注你产品之前,先让他关注自己。在脑中想象这样一个人:一个没有用过你产品的用户,他每天上班、下班、睡觉……一定有哪里是不合理的,而你要告诉他!11种痛点文案启发思路:补偿自己、补偿别人、落后心理、优越心理、完整心理、经验习得、理想身份、回避身份、一致性心理、择优心理、两难心理。例如择优心理:在这些选择中,明显有一个更好——既然做不到别的,不如就用我推荐的选择,图3为利用择优心理的文案(方太蒸箱:改变不了加班的命,但是可以善待加班的胃)。一致性心理:我们希望不同的行为保持一致。思考用户用你的产品之前,他的哪些行为是不一致的,如图4所示。
图2 基本款痛点文案 图3 利用择优心理写出的文案 图4 利用一致性心理写出的文案一、补偿别人
如果一个人觉得别人给他付出很多,而自己对应付出很少,就会产生对别人的愧疚感,从而做出补偿别人的行为。没有实现的目标:应该对某个其他人好一点,补偿他。①谁在过去为用户付出过?②在哪些情境下,他们为用户付出的,要超过用户为他们付出的?③为什么选择我的产品,就可以作为一种补偿?
二、补偿自己
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已经为别人、为长期目标付出太多,就会想要“补偿”、“犒劳”下自己。没有实现的目标:应该对自己好一点,补偿自己。①我的用户当下正面临什么任务?②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用户会付出什么努力?③在付出努力后,你的产品如何让用户补偿自己?如女性公益活动:女人一天24小时,1440分钟,花了183分钟照顾小孩,480分钟努力工作,240分钟买菜,大部分时间给了别人……从现在开始我们提醒每个忙于照顾别人的女人们,每年空出6分钟给自己。
三、回避身份
用户已经有自己不想成为的人,如果他过去做的某件事(比如买不起你的产品),恰好是他不想成为的人的特点,就更有可能购买使用你的产品。没有实现的目标:一直不想成为某种人。①他们不想被看成什么样的人?②这种人有什么特点?③与产品建立联系。如海外定制旅游网站吹米:有些人的旅行,无非是去重复一下别人的朋友圈,可悲的是,这正是大多数旅行的写照。跟风过去,拍照发朋友圈,买旅游商品……相同的目的地,相同的路线,相同的景观,没有任何故事,你就算完成了一次旅行吗?关于海外旅行,吹米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我们在当地找到最好玩、最会玩、最懂当地的朋友,陪你一起玩,让你的旅行超出预期。
四、经验习得
如果别人觉得自己已经在同样的事情上失败过一次,就会因为不想失败第二次而产生行动。没有实现的目标:同样的错误不能犯第二次。①我的产品主要满足了用户什么需求?②在过去用户满足这种需求时,经历过什么失败?③提示用户“虽然过去满足某个需求失败”,但现在可以被满足。如尚德教育培训:你已经错过大学,别再错过本科。
五、理想身份
用户已经一定有自己想成为的人,如果你让他做的这件事情,正好是他想成为的某种人的特点,他就容易去做。没有实现的目标:一直想成为某种人。①用户渴望被看成什么样的人?②这种人有什么特点?③与产品建立联系。如知乎日报:每天三次,每次七分钟,在中国,资讯类移动应用的人均阅读时长是5分钟,而在知乎日报,这个数字是21。
六、两难心理
用户经常不得不在两个都想达成的目标作出两难选择,如果你的提议能够让他们鱼和熊掌兼得,让他们不用再做两难选择,他们就容易作出改变,选择你的产品。没有实现的目标:鱼和熊掌想要兼得。①你的产品为目标用户提供了什么利益?②假如没有这种产品,用户面临什么不得兼得的场景?③展示你的产品,可以帮助用户解决两难问题。如自如提供高价高质量租房,推出分期付款:交了房租,就得饿着肚子加班,住得太差,生怕同事说去家里看看,辛苦加班还不能有个好窝?先睡再说!自如白条,轻松月付,分期付款睡好房。
七、落后心理
我不想落于人后,尤其是那些跟我们相似又跟我们接近的人。如果某个东西“人有我无”,就容易激发行动。没有实现的目标:别人跟我一样,我凭什么得到的不如他多?①用户有什么未完成的任务?②面临什么你能解决的阻碍?③有谁本该面临这种阻碍的人竟然完成任务了?④展示用户与别人的差别。如唯品会:同样的工资,她总穿得很大牌!原来都是在这里买的,赶紧来看看!
八、完整心理
用户觉得自己已经花了很大精力去实现某个目标,但就差一点没做到,就很容易为”差的这一点“付出行动、做出改变。没有实现的目标:完整达成愿望。①你想让用户最终采取的行动是什么?②有什么样的目标是万事俱备但因为没有采取这个行动而未能达成?③未达成该目标前,用户付出了哪些努力?
九、一致性
每个人都想保持自己不同行为的一致性,如果用户的两种消费行为有冲突,他们就更有可能改变消费行为,以维持行为的一致。没有实现的目标:我的不同行为是一致的。①用户最最终要采取的行动是什么?②不采取这个行动会跟他过去的行为有冲突?③如何具体描述这种冲突感?如360智能插线板:配得上iphone的插线板。今天你使用的手机,是不超过三年的新科技,然而给它充电的插线板,却还是上个世纪的发明。而那时他们需要满足的,仅仅是电扇和台灯,现在360重新发明了插线板。
十、优越心理
同样的情况,如果我可以获得一个别人难以获得的东西,我就容易产生行动。没有实现的目标:原来我可以有机会超过别人。①找到用户要做的一件什么事;②你的产品时怎样让消费者做这件事的,并且分析,比起别人的做法,使用你的产品能够带给用户什么优势?③直接展示别人的做法和使用你产品的做法,让用户产生对比”原来使用你的产品,我能得到更多的利益“。如每日优鲜:时间是最昂贵的成本,同样是吊带,我在床上下单,你在市场买菜。如one cup豆浆机:你标榜starbucks,我已开始追求健康。
十一、择优心理
两个摆在眼前的选择,如果花费同样的成本、时间等,一个选择明显看起来更合理,用户就会选这个。没有实现的目标:想要做出更好的选择。①产品要帮用户完成什么任务?②用户使用你的产品所要付出的成本?③同样成本,用户还可以选择什么产品,而这个方案比你的产品卖点差;④对比两个方案优劣。如瑜伽30元体验课:30元喝一杯咖啡,或者做瑜伽,来一次真正的精神。如厦门某房产开发商:你想在帝都将就生存,还是来厦门讲究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