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
一本薄薄的小黑书,让你五天后不再说“没想法”

一本薄薄的小黑书,让你五天后不再说“没想法”

作者: 卓娅xyz | 来源:发表于2017-07-29 19:44 被阅读1700次

像我这样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脑子空空开口只有“没想法”的,一直特别羡慕那些出口成章、思维严密的评论家、辩论家和那些观点独特、出手迅速的写作者,执着地认为“打造自己的观点”真心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

俗话说,缺啥补啥,于是最近寻觅了一本听上去很高深的日本明治大学教授斋藤孝的《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准备学习一下,但拆开快递看到的却是一本薄薄的、黑色封皮的小书。五天读完后,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本虽薄却让你觉得很“厚”的书。

一、这本书怎么样?可读性+可用性。

首先吸引我的,是此书的语言风格。第一,热点事例多;第二,比喻、类比多;第三,言语幽默。既不晦涩枯燥,也不严密板正,人家在轻松幽默的拉家常中就把要讲的内容都讲出来了。一本培训“独立思考法则”的书怎能写得如此平易近人,面目可爱呢?我甚至想,如果谁在中学或大学时代碰上这样一位老师,该是多么幸运。我简直迫不及待地想接着阅读斋藤孝的《学会学习》《深阅读》等其它书了。

其次,此书的内容,薄而不寡淡,丰富而不油腻。可以看作是“打造自己的想法”的五天短期集训的讲义,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但干货不少,不过这干货,都溶在汤汤水水里,需要读者自己好好品鉴。至于“为何是5天”,斋藤孝也进行了解释——“5天”是唤起意识所需要的时间。一旦唤起了意识,下一个阶段中就会“养成习惯”。

二、这本书的内容是什么?一天一个思考主题。

《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采用每天一个思考主题的形式,你可以看作是并列的五方面的技巧,也可以当成是递进的五个步骤。我将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每天的主要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收获,分重点、有选择地进行介绍。

第一天——通过写评论培养思考的感觉。

思维导图①

你是不是一直和我一样认为写评论好难呢?

斋藤孝在第一天先告诉我们,不难。因为评论并不是完全创造“自己的想法”,尤其对初写者来说,大胆运用8+2法则就好了。“如果把评论全体的单位看作10分,即便对象的概括整理占到其中的6-8分,作为评论文也是可以成立的。‘自己的想法’占到2分也是十分足够的。”“说到底,评论就是讲述一些关于对象的内容,然后对此阐述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等。”

斋藤孝提出的“限定评论”也可以帮我们很快上手,要么明确自己的背景,锁定范围;要么只评论某一部分,比如“这本书即便只读这一章节也会获益良多”,“这部小说只有这个角色十分有魅力”,“这部电影服装非常惊艳”;要么从某一特定角度进行评论,比如“制作者角度”。

作为小白,要想评论得面面俱到,可能很困难,而且也并不见得受读者欢迎,因此可以只选取最触动我们的地方,“正因为对所关注的对象有热情,才想要用语言表达出来,并将这份热情传递给别人,基于这样的心情动笔写下评论。”

第二天——借鉴思考模式,锤炼思考的武器。

思维导图②

第二天,斋藤孝推荐的是几种实用性强的思考方法,他称之为“武器”。 我挑其中一种讲讲自己的感受——运用比喻。

之前,我一直把比喻仅仅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法。读小说的时候,对作者使用的比喻很关注,像张爱玲和迟子建的比喻都很独特、鲜活。最近,在八零后作家孙频的《疼》一书里,我也深深感受到了比喻的力量,比喻似乎也可以成为一个作家的“语言标志”。

在《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一书中,斋藤孝将比喻提升到“思考方法”的高度。如果将一些比喻作为概念使用的话,首先在大脑中就容易整理思路。这是因为涌现出比喻形象的时候,“自己的想法”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成型了。

书中举了几个例子,让我们更进一步体会到比喻法表达的好处。

比如,村上春树在发表演讲时,提到“在一面高大、坚固的墙和一只撞向墙的鸡蛋之间,我将永远,站在鸡蛋的一边”,宣示了自己作为小说家的使命——保护“鸡蛋”的尊严,引起了极大反响;

又如,麻将玩家樱井章一在其著作《“1秒钟”做决断》中用麻将比喻人生,专业棋士羽生善治在《舍弃的能力》中用象棋来阐述人生舍弃智慧。比起从书中得到人生的教训,从麻将和象棋中总结的道理也许更容易理解。

而作者在自己的书中更是亲自运用了比喻思考的技巧——大量生动的比喻,构成了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比如,将评论比喻成“梯子”“黑匣子”,将引导、联想比喻成“鱼钩思考”,将书本内容与自身经历的关系比作“做饭时食材和调味酱的关系”等等,令人读来既觉得容易理解,也觉得生动有趣。

前不久我在写《只需三招解开素材这团乱麻》这篇文章时,也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用做菜、织毛衣、收破烂儿来类比“搜集写作素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斋藤孝说,从零开始构建形成“个人的想法”虽然很难,但是如果能事先找到一些具体的形象就较容易确立成型。要点在于要如何改编为一种喻体并由此引申到想表达的本体上来。

我喜欢比喻思考法,今后还要多多练习,熟练掌握,利用这一思考利器打造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

第三天——改变行动习惯,锻炼“思考体质”。

思维导图③

第三天作者列举了提升沟通能力、联想能力等的行动习惯,以全面锻造自己的“思考体质”。通过对照,我认为自己今后要有意识地养成以下几种习惯:

复述的习惯——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事件,复述给身边的人,提高自己语言驾驭能力,磨炼语言敏感度,同时倒逼自己留心观察、用心积累;

“头脑风暴”的习惯——即作者所说的“鱼钩思考”,由一件事,一个概念不断联想、链接、引导到更多相关的事物,从而获得灵感。就如作者所说“从无到有去获得想法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但是,从概念中引导出想法却相对容易。”

“天马行空”的习惯——在工作生活中,在写作与思考中,跳出现有的思维模式,不按常理出牌,天马行空。正好刚听了《六顶思考帽》的拆书课,拆书人借由代表创意与想法的“绿帽子,指出我们一般都习惯于“按部就班,逻辑严密”的垂直思考,而要想破解难题,经常需要使用“打破常规,天马行空”的水平思考,跳出现有的思维模式,对我颇有启发。

“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习惯——能提出一个好问题,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体现。如今开始研究“提问能力”的书籍也越来越畅销。可是上次写作班上,本来可以有一对一提问机会的,可我竟然想不出有什么问题可提,失去了一次针对性答疑解惑提高自己的良机。

第四天——通过读书,让思考更有深度。

思维导图④

第四天,斋藤孝要求我们多读书,为“自己的想法”提供论据支持。他纠正了我目前关于阅读的几个不正确做法,第一个是阅读经典少,第二个是阅读纸质书占比越来越小,第三个是每一本都从头读到尾。

感受最深的是斋藤孝关于快速阅读的论述。目前简书点击量比较大的一类文章就是教你如何快速阅读,而在《如何打造自己的独特观点》一书中,我更清晰地了解了什么是快速阅读。

请注意,斋藤孝说的“快速阅读”不是指高速运转眼球的“速读”,而是能够通过阅读书中两成的内容,快速吸收八成的信息。他同时指出,对于比较忙碌的人来说,快速阅读更有用。

那么,快速阅读的要领是什么呢?作者用我们买衣服的经验来类比。“去服装店买衣服时,我们能立刻区分出与自己有关或无关的商品。”因此,作者说,读书“就像选择适合自己的衣服一样”,要快速找出重点。作者称这种感觉就像是边用探照灯照射着,然后细细品味突然出现的“猎物”

越是没有时间的人,就越需要取舍信息的能力。尤其是在众多出版社都在不断出版新书的情况下。

斋藤孝推荐了锻炼快速阅读的技巧——30分钟阅读法,该方法有两个关键环节:一是把书“弄脏”,随时标记对自己很重要的地方并写评语;二是像写推荐语那样,每本书摘取三段文字,而如何选择文字,联想一下造型师的工作就明白了。

作为因要读的书太多时间却不够用而焦虑的我,真应该马上启动“快速阅读”!

第五天——提升决断,将想法付诸行动。

思维导图

最后一天,作者告诉我们,要提升决断力,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于行动。比如,每天有无数要做的事,即使罗列出来清单,最终还是没有做成重要的事情。斋藤孝告诉我们,这时,决断能力尤为重要。“在列出清单之后,从中选出三项应该优先完成的事情,然后再从这三项中选出一件一定要第一个完成的事。每天重复这一过程,既不会留下很重要的事情没有完成,并且又能够锻炼决断能力。”

我已经做到“十选三”,马上再开启“三选一”,练习自己的决断、取舍能力,让思考真正带给自己改变!

三、这本书怎么用?持续实践。

读完此书,我总结出适合阅读的六类人群

希望学习如何形成“自己的想法”的人;

希望学习写书评影评的人;

希望学习如何提升阅读效率的人;

希望培训学生进行思考、写作的老师;

希望引导孩子如何思考、写作、决策的家长;

希望锻炼职员思考、沟通、决策能力的老板。

不管是哪类人群,这本书怎么用呢?

像听课那样认真阅读。每天像听课一样,沉浸其中,并记笔记,还可以联系自己的经历写下自己的学习感受。

作对比。这本书的目标是教给大家在5天之内形成“自己的想法”,那么在读完书之后,应该与五天之前的自己进行对比,是不是有了变化?有哪些变化?

付诸行动。作者说以书本形式与大家分享可能无法训练大家,他希望读者发挥想象,当作在课上一样进行实践。把每一个自己学到的知识点运用起来吧,开始写评论,开始运用不同的思路来看待问题,开始丰富词汇储备,开始重读经典,开始尝试快速阅读,开始锻炼决断力,不管是什么,行动起来!

持续实践。关键是灵活运用本书的技能,进行持续思考。

调动他人。无论你是老师、家长、老板,还是任何的一个人,都可以运用书中的培训、训练方法,比如分组训练展示小话题,训练快速阅读,充当咨询顾问等等,调动身边的人一起“打造自己的想法”。

希望不久后的你,能够在任何场合中立即提出“自己的想法”,让自己与众不同,脱颖而出,不再是那个张口闭口都是“没想法”的人。

相关文章

  • 一本薄薄的小黑书,让你五天后不再说“没想法”

    像我这样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脑子空空开口只有“没想法”的,一直特别羡慕那些出口成章、思维严密的评论家、辩论家和那些观点...

  • 一本关于颜色的黑书

    《一本关于颜色的黑书》是由委内瑞拉作家梅米娜·戈登和画家露莎娜·法利亚联合创作的一本图画书,这也是一本关于爱的黑书...

  • 绘本讲师训练营【6期】14/21阅读原创《一本关于颜色的黑书》

    05266 罗渚草 《一本关于颜色的黑书》严格的说,这不是一本绘本,因为没有故事情节,但是却是一本让人震撼的图画书...

  • 2019-07-23 小黑书 - Day 01

    参加了小能熊「小黑书计划」,今日开始正式学习。 Day 01 行为如下 1. 下载本周的小黑书D33本《The B...

  • 《烟挽沧笙雨弄晴》第13章:楮墨,老爷要召见你

    苏婉潆【原创】 五天后,青竹苑。 “楮墨,组织上面下了命令,让你去见三叔。”魅岚一本正经地说道。 ...

  • 《权利》丹叔书评

    首先得为这本书正名。这不是一本腹黑书,而是一本组织行为学的力作。如果你是一个善良的人,你应该努力追求权力。...

  • 小想法(五):

    1.世界杯四强,法国,阿根廷,摩洛哥,克罗地亚,冷门很多,但精彩更多,今年世界杯我觉得还不错,很多新鲜面孔,新鲜感...

  • 参与日更后的反思

    参与日更的第五天,写了五篇小短文。刚开始参与日更,是有督促自己的想法,也是借此砥砺自己的文锋。 五天后,感觉自己的...

  • 送给简友从容小主的散评(十一)

    这样的家长真是让人无语了,给孩子送饭怎么能闲麻烦呢?嫌麻烦别生孩子,没孩子不麻烦。 再说了,你不给孩子送饭,最起码...

  • 尝试走一步

    最近在看一本关于穿衣搭配的书,名字叫《改变你的服装,改变你的生活》,这本小黑书给我的建议还真是不少,通过这本书,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本薄薄的小黑书,让你五天后不再说“没想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ihn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