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本周的分享主题是“我陪你长大,你陪我变老”,一下子勾起了我为人母的很多回忆。还记得曾读过一篇公号《我的妈妈才8岁,原谅她不够好》后,瞬间泪目。为人父母也是需要学习的,回顾有了孩子的这些年,做了很多错事,给孩子带来过很多伤害。
有老大时,年轻心气儿高,什么都想给他最好的,全部的心劲儿都倾注在孩子身上,那个时候不懂自我成长,完全围着孩子转,其实孩子是不堪重负的。
有过很多错误的做法,比如给孩子关过小黑屋以示惩罚(起因是很小一个事儿,后来看了《捕捉孩子的敏感期》才知道孩子当时可能处于一个特殊时期);比如在孩子委屈的时候掉眼泪,因为是男孩,就要求他是男子汉就不能哭;比如因为考试考砸了挨过打;比如因为不想练书法撕过他的作业本;比如不理他冷暴力等等等等,打着爱的旗号,打着为他好的旗号,做了很多伤害孩子的事情,但却不自知,标准的中国控制型母亲形象。
直到孩子步入青春期,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增强,矛盾一天天增加,我开始感到很多事情不在我的控制范围之内,开始感到自己的无能为力。
好在身为教师,我有自我反思的意识。反思过往,有以下几点感想:
1.回归初心,孩子小的时候,我们的愿望最简单也最纯朴,我们爱孩子,希望他一生健康快乐。然而,一旦进入学校跟学习、成绩挂钩的时候,我们的爱就变味儿了,尤其爱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弱势,我们要多多看孩子的长处,培养他有一颗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心态,无论未来的生活中有几多艰难,都有勇敢面对的勇气和能力。
2.在我们控制不住自己想要发脾气的时候,问一问自己:我这是在发泄情绪?还是在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我发这个脾气是有助于解决问题还是把孩子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把孩子嚷一顿打一顿,问题解决了?还是在孩子的心头上留下了一些伤痕?这样想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会减少发脾气的次数,从有助于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采取有效的、智慧的策略,让孩子心服口服的接受。
3.尊重孩子,把他当成独立的人来看待。“尊重”这个关键词是上周家庭聚餐时,英国留学归来的心雨妹妹在餐桌上给我们这些当父母不久的哥嫂们说的,任何时候都要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对待,我们是父母没错,但父母并不代表绝对的权威,在跟孩子的相处中,在对孩子说话的语气态度上,可以有规则但必须尊重孩子,两者并不矛盾。已经长大的妹妹从小倍受关注,父母的厚望曾给她带来不小的压力甚至伤害,但她在学着和父母和解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我们敲了一个警钟。
4.把对孩子的期待放在自己身上,和孩子一起不断学习和成长。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先要成为这样的人。行为的影响力是最强大的,做好自己!在孩子面前,面对生活时,我们要更多的展现自己积极向上、快乐美好的一面:做事认真的,向上向善的,风趣幽默的,从容淡定的,常读书学习的,温暖和善的,与家人相亲相爱的,互相鼓励和赞美的……
这样,当我们把生活重心放在自己身上,懂得自我成长和完善,而不完全是在孩子身上的时候,孩子就会循着自己的节奏,依照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朝向优秀美好的方面发展。
尽管有的时候,我还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还会发飙,但我允许自己偶尔释放情绪,允许自己暂时做不到,允许自己作为母亲的不完美,并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向在哪里。
所谓教育,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带领着不完美的孩子,奔向美好的生活!给自己时间,慢慢前行,学做智慧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