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王可乐在简书的第1篇文章
宋朝皇帝赵恒御制《励学篇》应该算是鼓动人读书最奏效的政治宣传了: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在此之前荀子的《劝学篇》可以说是浑然天成般的经典论述,因为那个时候读书还没有和做官等同起来。直到科举制诞生至今,人们读书的逻辑被功利左右。后来冯唐拿《励学篇》仓皇布置,文不对题般的应付了一篇“为什么要读书”的文章,写得脱离实际又无真性情。后来《励学篇》被“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等新词取代,再后来,读书成为一种向往,但仅仅是向往,人们闲暇时路过书店,被琳琅满目的书山吓傻了,只偶尔买一两本畅销书,以避免谈资的匮乏,人们被庞大而冗杂的信息劫持,搞不清楚读书到底是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给出一个贴切现世的答案,那个时候开科取士,他很喜欢去巡视考场,喜欢看到如今“国考”一样宏大而壮观的场面,一切虎狼豹蛇都鱼贯而入,兴奋道:“天下士子皆入我彀中矣”(译文:天下读书人都上了我的当了,哈哈!)
读书,到底是能干什么?我的回答是:协调自卑!
大学之前读书是应付“自卑”情绪,乡下娃一进城就傻眼了,更何况是进入号称知识殿堂的大学呢。睁开眼睛一看,个个身怀绝技,没有特长的也有个性,唯独自己好像个性都没有,而且量不过二斗,眼界不过小镇,才能难以付世。心理焦急万分的喊道:怎么办?怎么办?当然所有能给出的答案也无非是:读书呗。
小时候读书只是为了弥补缺失,而这种“缺失”是中国“伟大”的教育体制带给个体的,那个时候谦卑又信心满满仅仅是完成——通识知识。那个时候被南怀瑾的一句话给吓到了,他说::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于是仓惶间急于求成的读书,害怕自己力小不足以立世,才疏不足以存世,学浅不足以谋世。高中时代思想充满了理想主义,农村孩子搞艺术,搞科技,搞技术似乎都来不及了。(艺术家3岁就得开始培养,我3岁的时候还眼巴巴盼着下顿饭呢)自我意识觉醒时就幻想着将来要有出路就得拎着笔杆子杀进社会,行走于江湖,顺手挣些散碎银子,让自己的娃3岁就搞艺术,我这一辈子只能被艺术搞了,这是宿命。那个时候读了很多书,把认为应该读通识书籍翻了个遍,却好像没有改变平庸的现状。反倒是毕业后,经历了柴米油盐酱醋茶鸡零狗碎般的生活才发现,原来有个家伙写了一本书叫《不必读书目》,翻开一看,天啊,都是自己曾经奉为至上的东西。那种挫败感,放佛是辛幸苦苦攒了一辈子棺材本的武大郎,取了个媳妇叫潘金莲。虽然知道读书是无用的,可人却平淡了许多。因为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年轻时拎笔杆子打算大干一场的那个初衷给整劈叉了,没有按照原先想到那样成为“白衣飘飘,不谙世事”的高人,像是一碗饭给整夹生了。
但读书的原因仍然不变,还是为了协调自卑。这种自卑源自对寂寞的恐惧,现在的生活稀薄的简单到只剩下这点兴趣了,像起刘瑜的一段话,寂寞这件事像举哑铃一样,第1分钟举着他和5个小时都举着他,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于是乎,在书里知道我们生来都是孤独的,因为“他人即地狱”,而适应这种孤独就像适应一种残疾。我不喜欢酒吧,不喜欢人声嘈杂的都市,不喜欢赶驴一样的旅行,不喜欢和满嘴成功学的人待,不喜欢满身风尘味的女人,不喜欢现在人们放松心情的一切,唯独喜欢呆呆的看些杂书,这似乎是一种习惯性的选择,与梦想、抱负、成功似乎都没什么关系,仅仅是觉得自己知道的太少,要通过读书来应付这种自卑情绪,这种情绪从一开始延续到现在,或许深入骨髓,病入膏肓了。
与自卑相对应的一个词是自信,人只有对自己有信心的时候才能对生活有信心。 而读书的过程让我养成了一种悲观的情绪,他的大概是这个样子:
有读书不见得有文化
有文化不见得有水平
有水平不见得有素质
有素质不见得有道德
我们见过太多的专家祸害人间了,你敢说这些专家没有读书?人家一年读过的书比有的人10辈子都多。你敢说他没水平?人家考证起郑和下西洋用的船的尺寸可是娓娓道来。你敢说人家没素质?人家可是贵族学校出来的。我们唯一可以评论的东西就剩“道德”了,可道德这个制高点又不是谁都可以抢占的。
所以克服自卑很重要,一旦自卑情绪减少人才有信心去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才思想的源泉,人是需要有思想而生活的动物。吕思勉在中国通史序言里说:研究了一门学问,究竟有什么用呢?所有人都会毫不迟疑的回答:前车之鉴。那么什么又叫前车之鉴呢?人们又会毫不迟疑的回答:昔人所为而得,我可以奉为模范,如其失策,便当设法避免,这是所谓的“法戒”,但细究之就知道不对,世界上连两片相当的树叶都没有,何来真正相同的事情呢?所谓的相同都是察之不精,误以为相同之事罢了。所以要克服这种盲目自信的膨胀,是让人对一切事物真正的谦卑起来,对一切事物保持于一种敬畏。而读书就是一种不断克服自卑又建立自卑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我们找到事物之间的规律,就是道家所说的:道。所以读书不能不顾事实,又不该死板的照抄事实。读书其实就是一种寻找“理戒”的过程,这是读书的形式,而读书的心态则是协调自卑与自信,这是读书的内容。对这二者最好的诠释莫过于二战的一张照片,1940年10月22日伦敦遭受德国空袭后,位于西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严重受创,几位读书者流连其中,放佛什么也没有发生。大战来时生活虽困苦,但是心中那份“理戒”之信念不灭,当时靠读书是击败不了纳粹的,可这几位并没有放弃原来的生活习惯,读书是一种走出自我封闭的选择,整个过程凄苦,寂寞,但也不失兴奋与充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