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是会影响到情绪的,这个可以从认知的视角理解。
(一)有冲突的想法当然会纠结
评奖学金一事,我最终还是没评上,我当然有期望同时也知道希望不大,待结果出来还是会失望失落。
舍友1原本有希望,最后放弃,现在并不care了。舍友2知道自己没什么东西,直接不评。
当然,评奖学金的因素很多,而我关注的是心理层面。为什么我会失落?低沉?
因为个人理念存在冲突:双重趋弊:又想评奖学金,自身又没东西。换言之就是如此。
(二)我又低沉了?被看见的“情绪”
昨晚和男朋友因为小事吵架,我模模糊糊是知道原因的,但是早晨起来还是心情不好,惯性思维让我陷入:我总是莫名情绪低落,我怎么又陷入了低沉的状态……
而后一种声音提醒了我,“真的是这样吗?”“真的情绪一直莫名低沉?”
我立刻回答了自己,“不是,是因为认为男朋友不太会提供情绪价值,”。
嗯,那就不是莫名情绪低落。顿时“被看见”的情绪好了很多,真的没有之前沉重了。心情舒展了许多,我“看见”了自己的情绪,随后,提示自己,男朋友的情绪也应该“被看见”,“他也是考虑到经济因素...”,也顿时释然了很多。
我在一点点离自己更近。(三)容易受他人影响
我知道自己是一个挺容易受他人影响的人。之前总想着去改变,“我怎样才能不受他人影响?”“我怎样才能自主做决定?坚定信念?”“我怎样才能像他们一样,坚定而淡定?”这些一直都是我在想的问题,想改变的。
和一位心理老师聊过,她说,人具有社会性,所以,人是不可能不受他人影响的,只能说可以在适当范围内调整。
首先,我先接受了这种状态:我是一个容易受他人影响的人,这是粘液质性格与生俱来的特性。不完全是坏事,
受他人影响,我学到了很多。受他人影响,我结识别了很好的朋友。
但受他人影响,也存这样的弊端:
看见别人想法容易情绪波动,不坚定自己,不能很好做自己。
我是这样的。
这种弊端的产生原因很多:原生家庭因素,个人成长经历,个体心理特征(怕承担责任,要强,完美主义;自我意识---对自我评价偏低,低自尊)都会影响。
认识它,看见它,理解它,适当调整。
情绪的产生也是有起伏过程的,高潮过后会逐步消失,平缓。
不要总想着去改变,接受我是这样的自己,然后去认识它,你会加深对自我的认识。
你这样挺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