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众多的大学生一样,在某年的一次高考失利进了一个自己不那么满意的大学。抱怨着,却又忍受着,或许这就是大多数失败者的心理,不肯接受却又不敢反抗。就这样按部就班地读完大学,却逐渐变成一个又懒又不上进的人。大学的时候以为出去工作了就不用学习了,就可以解脱,仿佛一场噩梦的结束一样,但事实却是真正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进了一家自己不那么满意的公司,先是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回想大学发现自己没有似乎没有积累一点有用的技能,而且也在这十几年的读书体系中逐渐丢弃了独立思考的态度。在考试中总有对错,就算是语文作文也有一些套路。出了社会,才知道有些想法没有对错,能说服别人就是对的就是有价值的。正是缺少这种观念,在面对一个问题时不敢做决定,犹豫着决定的对错,缺少自己的想法,依赖别人的“参考答案”。
这样又浑浑噩噩混了一两年,开始渐渐懂得了一些职场套路,也了解到自己工作的目的。开始学着用自己想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知道了方法没有对错,能解决问题就是对的。开始考虑自己的前景,开始觉得钱不够用了。从一开始的提前消费,到工资月光,再到分期还钱。有时会想不通钱花在哪里,可是欠的却越来越多。于是想方设法地去赚钱,可是又局限于自身的懒癌,总幻想着做简单又高回报的事。搜索了知乎,百度,贴吧,下载各种app,尝试了又放弃,放弃了又尝试,可却终究没能赚到多少额外的钱。生活,工作,甚至爱情各方面的压力不断涌现,想躲避,想放弃,可终究还是要面对,问题总会在没有解决之前被一点点放大。
和大多数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一样,一边仰望着身边事业有成的同学朋友,一边抱怨着自己的工作,质疑着自己的能力。在这段迷茫的岁月中,有时其实已经知道自己有什么不足,似乎已经找到一条道路,但却每每缺乏行动,又或者是中途而废。回想起当初的愿景,如今已是相隔十万八千里。一如高考失利那样,不甘心却又不敢或者不愿再尝试。才发现一种心态总是在人生的每次选择中暗暗作祟,以至于当每次想抱怨当初和自己差不多的人为何差距那么大时,就会总结出自己也曾都有过那些翻身的机会,可是每次都选择了另一条路。
所以与其在茫茫中找寻答案,不如再看看自己,或许只是改变一种固有的处事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