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发生的上海警察绊摔妇女事件已渐渐淡出舆论,但有个细节我一直记得。
事件在网络疯传后,有人贴出了这位警察的照片。长相无过,唯独鼻梁上有颗大痣,有网友义愤填膺:“这警察难怪不对要打人。你看,鼻梁上长这么大的痣,一看就不是好东西!”
似乎,该警察不是好人的原由,是鼻梁上有颗大痣。
评论下方跟风者也众多。
“就是!”
“我身边也有这种长相的人,不是好东西!”
看这些评论,我也无话可说了。姑且不讨论这一事件谁对谁错,但这种习以为常的观念,确实得引起警惕。
影视剧形象,塑造了太多“脸上有大痣≠好人”的人物形象。
比如有的水浒传版本,习惯性地在王婆颧骨上点颗大痣;
《林海雪原》,有个匪徒,外号“一撮毛”,他脸上不仅有大痣,痣上还得忖根毛,以此来体现性恶:
他的脸又瘦又长,像个关东山人穿的那没絮草的干靰鞡。在这干靰鞡似的脸上,有一个特别明显的标志——他的右腮上有铜钱大的一颗灰色的痣,痣上长着二寸多长的一撮黑白间杂的毛,在屋内火盆烘烤的热气的掀动下,那撮毛在微微颤动。
但脸上有大痣一定就不是好人,或者换句话说,这人不是好人,只因为脸上有个大痣,这种观点我不敢苟同。
有一种谬误叫乱扣帽子谬误,它指错误地假设因为你为特定事件或行为提供了一个名称,你也就合情合理地解释了这一事件。
在摔人事件中,网友为警察的暴力行为提供了一种错误地假设——有大痣,于是“合情合理”地解释了他的行为,进而赢得不少从众。
乱扣帽子谬误,和之前讲的人身攻击谬误异曲同工,但人身攻击重在胡乱攻击,一上来就对人不对事;而乱扣帽子谬误,重在“解释”,但这一解释并非合理,既对人又对事。
人身攻击谬论:人身攻击谬误指针对个人的人身攻击或侮辱,而不是直接反驳其提供的理由。
相关文章:
说到底,都是一回事,厌恶一个人的时候,看哪哪不顺眼!
乱扣帽子的谬误在生活中很常见,书中讲了两个例子。
例一
为了解释老爸酗酒的毛病,当老妈被大女儿问道:“为什么老爸行为这么古怪?”老妈回答说:“他正在经历中年危机。”
酗酒并不一定因为中年危机,也可能是基因、性情、品格等方面的因素,用中年危机来解释酗酒,就乱扣了帽子。
例二
有个朋友老是担心其他人背后说他。你问一个心理学家他为什么会这样,心理学家回答说:“因为他有妄想症。”
同理,担心有人在背后议论,并不一定能与妄想扯上关系。
我再举几个例子:
例三
——“他为什么这么胖?”
——“因为吃得太多了呗。”
不爱运动,或者体质如此的原因呢?
例四
——“这个小孩咋这么费劲?”
——“因为妈老汉教育得不好噻。”
虽说“子不教父之过”,但小孩的行为养成也是诸多因素决定。
例五
——“小区保安素质咋这么差”
——“没受过教育呗。”
的确,有的保安素质差是因为没接收到教育,以偏概全,直接扣上没受过教育的帽子,自然也能引起共鸣。
警惕乱扣帽子谬误,注意两点:
勿不假思索,胡乱说出不当言语;
勿人云亦云,被别人左右了判断。
-------------
一本书读完之后,若不加以自己过去、现在、未来的眼界评判之,那读了也是白读。
这句话说得颇有道理。
为什么呢?
因为是我说的。
最近读了尼尔·布朗的《学会提问》,书中提到了一些谬论,觉得有必要整理反思,于是写下并且持续更新之十:这波骂人我不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