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说:“在街头看一回人的风景,犹如读一本历史书、一本哲学书,你从此看问题、办事情,心胸就不那么狭隘了,目光就不那么短浅了。”我没有那么深刻,有时候,走出去,就只为看看。
去剪头发,我问理发师:你在街上走,你是不是会经常观察别人的发型?这个发型很适合他,这个发型处理得很糟糕,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
她笑着说:是啊是啊,我看一个人,第一时间会看发型。
我呢?实际上,我发现我会看字。不管是看什么,路边招牌、广告视频、一瓶饮料,我都会先看字,会不自觉发现其中的错别字或语病。这也算职业病吧。可能是周围都是汉字,各种字体的,大的小的,粗俗的,高雅的,所以完全不用担心自己会无聊,我一直走,一直想:这个取名有什么深意?这样的名字怎么这么古怪,是谁取的,他的家人或合伙人没有意见吗?他会知道我会怎样来看这句话吗?
再往前想想,你会发现身边每个人“看”的眼光都是不一样的,学美术的人可能首先注意的是配色,学音乐的人可能会在意你的音色或音域,做家庭主妇的人会关注到你手上提的食物,但是每个人都像盲人摸象一样,只摸到了自己摸到的那一节,以为着自己以为的“真相”,可是这些都只跟看的人有关,与被看的对象完全没有关系。
我们看人,也被人看,但是真正与我们有关的,是我们能够看到或者能够想到的。“信息,泛滥而廉价;思考,罕见而珍贵”,我们获取信息越来越容易,但是获取之后能不能进行加工消化,那才是真正见根底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