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的引人深思的话,沈帅波:
“因为大规模货币超发,经济大规模滞涨,以及被房地产掏空的beta版中产阶级,(什么叫beta版,就是new money都不超过三五年)有多少钱去做消费升级?今年口红市场格外好,高品质成衣市场极差,网红低价中等质量服装生意极好,是不是告诉我们消费升级,某种程度上还是做得“降级”?
要正确地理解中国市场,这个市场,混合着四个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和互联网时代。对应着的是不同的人群展现的不同观念,而这些人还是不同的收入,学历,文化和原生家庭。所以什么才是正确地理解中国市场,那就是这个市场根本没有所谓的唯一解,和标准答案。
上一代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的的人,真的是因为自己命运确实改变了,他们的路径大概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90年代大学毕业,满世界的的机会,即使来自农村,也可以干出成绩,赶在2008年前买房,现在大概在百万年薪左右,再往上也挺难了,消费上去了也下不来了,突然感觉有点中年危机了。其实,这已经是世界奇迹了,没有之前的清盘哪来这么多机会呢?
知识改变命运,勤劳创造财富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最后一句我有点儿怀疑。虽然说现在各种信息、知识获取的渠道和速度便捷迅速的让你觉得好廉价,但你当真觉得知识和勤奋已经没那么重要了吗?我不觉得。知识,就跟任何投资品一样,即有投资级别以上的高质量知识,也有垃圾级别的低质量知识,如果可以勉强算作知识的话。
就在三年前,除了买书和线下学位,或许我们还陶醉于coursera、中国大学慕课,Ted之类的高质量免费分享的喜悦里,还没想到过有一天,付费知识会以如此迅猛之速席卷了我们的生活,从高堂之上的经济学,到民间的中医针灸,再到古典乐欣赏,付费知识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