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摘要
1.
我自有存在的理由,
纵然有天有佛,
也不能勉强我做任何事。
——仓央嘉措
2.
心理学有名的“冰山理论“告诉我们:对自己认识越深,才越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3.
情绪,指引着我不断寻求改变。
4.
痛苦的情绪也好,焦虑的情绪也好,都是我生命的指引,虽然当时对这些情绪有所逃避,但都是最好的安排,它让我在自我探索的道路中重新起航。
5.
面向自己,通过情绪来感受自己的内心世界,可以让我走向更深更远的地方。
6.
每一种情绪背后都表达了自我的愿望与希求,它能帮助我们理解更真实的自我。
7.
当我全身心地接纳情绪,让情绪处在不断流动的状态中,我真正地获得了一种成长与重生。我的意象中出现了一只青鸟,它是那样的翠绿,那样的有力量,那样的生机盎然,我知道我的自信心开始萌发,我的自信力开始萌芽。
8.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杨绛
9.
看见,面对即为疗愈;
接纳,放下即为成长。
10.
随时间老去的是容颜,那是自然的磨砺,而一个充满探索,富有创见的灵魂却会随着时间越来越丰满。
图片来自网络二、个人感想
今天上午听了心理咨询师赵洁老师的微信课程,听了两遍,一遍粗听,一遍做了笔记。诚如赵老师所言,这并不是一节正儿八紧的心理学课程,而是一次个人成长的分享。在我的理解中,赵老师主要想表达的是:当焦虑/痛苦/愤怒等负面情绪来临的时候,接纳它比抗拒它好,觉察它的缘起比特意回避好。只有在不断探知情绪的生灭中我们才可能发现情绪所要表达的诉求,进而帮助我们倾听内心的声音/拥抱内在受伤的小孩/疗愈过去的伤痛,使个人进入更成熟更自性的状态。
然而,如何探索情绪,赵老师并没有提供明确的方法论。而根据我个人的浅薄经验,我建议当情绪升起的时候,花点时间独处,问自己:为什么会升起愤怒/羞愧/不满/焦虑……的情绪?是别人的哪种行为引起的?这种行为我曾经是否经历过?……当我们一步步去深挖的时候,或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分享课的最后,赵老师总结道:“50岁,是生命的重新绽放!”我很惊喜于这样的论调,因为我太久没有这样的认知了。虽然我只有赵老师年纪的一半,25岁,但是我时常感觉自己看不到未来,似乎我生命的颜色是灰呼呼雾蒙蒙的。在我的意象里,从未出现过如青鸟般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意象,相反,我的世界萧瑟寂静,万物或是仓皇绝望,或是挣扎与死亡。
这样丧的情绪并不是我独有,昨天很意外,看到一个很喜欢的公众号作者发布了新文《十月,我死了很多很多次》。然后我把这篇文章转发给她,并告诉她,我似乎有和她一样的感受——给自己做无数次徒劳无功的隔断仪式,然而每一次告别过去都没有迎来自己想象中的美好未来,反反复复的自我拯救与自我堕落,被这两种力量不断拉扯直至将自己的力量内耗殆尽……
她回复道:“师父上次说我,因为我太悲观,自己的能量太低,所以才会吸引你们这样的人。”
我问她:“我们这样的人?”
她说:“就是跟我一样比较负能量的人,会敏感,很多东西看到更多丑恶面。”
她又说:“师父说,能定下来了,自身能量会比较强,状态才会好。我现在太丧了,丧到自我拯救都想放弃了。”
可能,从象牙塔里出来,看到生活的一地鸡毛,觉得很无望、很迷茫,被打碎了幻想。可能,这只是一种不适应。
今天早上,又做了一个梦——
我梦到自己赤脚走在沙石地上,地上全是细碎尖锐的小石子,脚很痛。在梦里我有两个亲姐妹。她们和其他小伙伴说我们去沙滩边吧。于是大家都穿上了海青(佛教礼佛参拜时所穿的服装)然后开始往前走。我有点慌,有点急,并且感到很羞耻,因为我既没有海青也没有鞋子,这样显得和他们很不一样。
我要从沙石地都出去,沙石地的旁边是一条水泥马路。我告诉自己,走出这片地,到水泥路上脚就不会这么痛了。
小伙伴们呼喊我去沙滩的时候,我其实并没有立刻朝沙石地外部走,而是往相反方向走,因为我想骑自行车,那个方向是我居住的地方,我知道那里有一辆车。可是走了一小段路就看到一个男生,是现实中我见过并且觉得挺娘的一位过去的同事,他把车骑走了。我当时正在往下走, 这里要说明一下,这片沙石地有高低,高处到低处的差值大概只是人的半腰那么高, 我正在走沙石地的下坡,走的小心翼翼,害怕自己摔倒,同时还要忍受脚痛。
我在往下走的时候,看到身边有很多枯草,类似狗尾巴草那种日常很常见的枯草,上面栖息了很多很大只的蝴蝶,大概有拳头那么大。当我靠近它们时,它们一点也不害怕,依旧静静地伏在草尖上。然后我看到坡底有几株草,上面结了蛛网,破碎的蛛网上黏了一只毛毛虫,它的背部整个都被划开了,它已经死了,一只蝴蝶附在虫子背上正在吃它。我感觉很残忍,也很恶心,就想既然车子骑不到,那我赶紧离开这里,去和别人会和吧。
然后我就被手机吵醒了,梦被迫结束了……
这依然是个很消极的梦,里面依然有死亡,有让我觉得不舒服的东西,这一次,我在梦里明显感受到了羞愧。可能和我最近读到“羞愧”的心理学解读有关。
在《拥抱你的内在小孩》这本书里,作者写道:“(在我们小的时候)父母会把这个社会对成就、形象、压力和奋斗的认同以及价值观,加诸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感到羞愧。”
又写道:“羞愧基本上是一种无力感,会深深觉得自己是错的、不够好的,或是无能的。”
以及:“当内心有羞愧时,我们会摆荡在自己很棒和很糟的感觉之间。在生活中,当别人对我们有所认可、赞同、成功或接受时,我们会觉得自己很伟大;但当我们遭受失败、拒绝、感受不到尊敬和欣赏时,又会觉得自己很糟糕。我们的自我感靠外在环境的堆砌……”
在这段很丧,看不到未来的阶段中,我仍然希望能自救。
“努力一点啊,如果没有办法了就这样,去求救,找个出口,把自己逼到光和人群中去。”
我是在努力啊,在至深深处的黑暗里跌跌撞撞,希望能寻到一束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