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志是农村人,从小读书不错,是村里乡亲们口中有名的“会读书的”。阿志记得他拿到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那年,父亲摆了两桌请亲戚到家里来庆祝了一下。那天是他记事以来父亲第一次喝酒。阿志知道,自己是全家人的希望。
本科毕业后,阿志在城里找了份检验工程师的工作。工作上他踏实肯干、拼搏上进,生活中他精打细算,勤俭节约。毕业六年,阿志小有积蓄,买了代步车,但还没攒够在城里买房的首付。
阿志把车开回村里的时候。母亲的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笑容。虽然她觉得应该先买房,并不赞同先买车。但她拗不过阿志,而且有车确实方便儿子回家。
阿志年届而立,村里跟他同龄的人不管有没有受过高等教育,都差不多已成家立业。父母开始焦急他的个人问题。但阿志总说要再等等。
阿志想起一个事。上个月同学阿军介绍给自己认识的女生小慧。他想请小慧去知道的一家日本料理店吃饭,小慧拒绝了。那家料理店消费不低,阿志是从朋友圈里知道的,自己也从来没有去过。
小慧知道他的情况,觉得两人第一次吃饭不要如此浪费。建议阿志去一家经济点的餐厅。阿志听了心里无奈苦笑,却也接受了小慧的建议。
阿志并不是会打肿脸充面子的人,他想表示对女生的重视。而小慧显然也有她的考量。这事没有谁对谁错。
阿志回想起自己小时候总是穿堂哥们的旧衣服,而镇里的小孩衣服总是崭新的;读大学的时候自己到处勤工俭学,而有的同学可以自如请中意的女孩去西餐厅感受浪漫。以前看到这些他会略感自卑。
现在他能坦然自若,接受自己工作平庸,收入一般,没有资产。但他未曾料到自己想“奢侈”的时候,却被别人劝止。阿志有点沮丧,他觉得自己还要努力。。。
数年前,一篇名为《我努力了十八年,才能和你坐着喝咖啡》的文章火遍大江南北。讲的同样是农二代在城市的故事。
类似的捉襟见肘场景,对很多农二代而言,可能是家常便饭。实事求是些,有多少实力就办多大事就好。
这是个大有可为的时代,也有不少农二代通过自身努力成为中产或取得更大成就。阿志的同学阿益就是这样,他本科毕业后就进了BAT,目前已属企业中层,生活体面。
出身农村的孩子,他们融入城市其实是裸脚在奔跑。这过程没有风花雪月,甚至充满荆棘。
我们且不论农村人是否一定要在城市立足,也不以成败论英雄,却值得为这进取道一声不易。人类的进步,靠的不也是这股进取的劲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