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侄女写作业犯困,来找我和儿子玩,驱散困意,儿子在一旁玩玩具,我们两个开始闲聊,不知何时我感慨起现在大侄女学生时代的物质富有,对了,大概是大侄女在交朋友方面比较内向,和我那时窘况相似。
我和大侄女讲述起我那个年代虽然也没有很多知心朋友,但是并不孤单,因为我们上下学都是成群结队的,每天早上五六点爬起来早读,那时候夏天还好,冬天黑乎乎的天,伸手看不见五指,需要结伴而行。
我记得那时候早上走路上学容易饿,边走路边听到嘎嘣嘎嘣的清脆声音,那是我们吃的馍馍干,基本上就是用馒头在炉火旁围着烤成的,干巴巴的,并不加调料啥的,就这样我们吃的有滋有味,一路背着布书包,或奔跑或快走,伴随身体一摇一摆的。
再看看现在大侄女书包,样式新颖好看,直接买的,那时我们都是母亲手工缝制的布书包,没有分层夹层,大侄女书包有专门装文具的区域,还有分多层,外形颜色也很好看,那种浅紫和浅粉,我们的是制作鞋子的碎花布缝制,花的不行。
还有我们和大侄女根本区别在于我们上下学不用接送,这就在上下学路上增添了趣味,我记得每次上学前假如我吃饭晚些,会有同村玩伴来我家等着我吃完,然后手拉手一块上学,或者哪天我们家吃饭早,我则去找邻居家小孩。
那时大概我更喜欢等别人,这样还可以见到不同风格的家庭吃饭氛围,有的热闹有的沉默,饭菜虽然不丰盛,但是看着他们吃的辣椒特别香,自己已经吃饱了,邻居都会亲切问候一句再吃点与否,摆摆手不吃则坐在旁边板凳上等着同村小伙伴,别人在吃饭,我则观察别人吃饭也津津有味。
我跟大侄女说这就是我比她交朋友机会多的缘故,他们现在都是电车接送,缺乏了上下学结伴而行的机会,而且缺少了身体锻炼,我和大侄女同一个小学学校,相对来说距离家挺远的,可我们以前每天跑着上学,反而身体结实。
大侄女学习专门买了学习桌,可以升降,上面还有自带的台灯,上面显示年月日湿度温度等,还可以定闹钟,学习桌上面有抽屉,可以放学习用品,想想我们以前学习,吃过饭在饭桌上学,或者随便找个凳子就写,那铅笔用到不能握住才舍得扔,削铅笔手工刀削,现在直接有电动的转笔刀,铅笔钢笔黑笔毛笔画笔各种笔都有。
大侄女听了不敢相信,学习还在板凳上学,我说那时条件简陋,住的房子还是土房子呢,白天都光线灰暗,吃的零食也就辣条方便面,哪有松软面包还有牛肉干吃呢。
再说到穿着,一年到头几乎不穿新衣服,都是穿别人穿过的旧衣服,鞋子是母亲制作的,我大学之前都没买过一双鞋子,大侄女瞪大眼睛,不敢想象,再看她们这个时代,从小就是买的衣服,羽绒服轻巧,我那时候都是棉花制作的臃肿棉袄。
我如此苦口婆心对比的目的是希望大侄女明白,他们出生在物质富有时代,珍惜他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不能动不动就觉得学习苦累,只能说现代的孩子生活的比较舒适,不曾下田里劳动,不曾吃过苦,我觉得劳动教育也能间接的激励学生更好的学习,让他们知道种地的辛苦,还是学习是通往更美好的生活的途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