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角度看,人类的进化和繁衍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慢到我们这一代人和爱因斯坦的大脑结构没有多大区别。基因在不断迭代、复制的过程中微妙地传递着人类的精华、剔除掉糟粕。但这个过程显然比不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比不上经济的增长、信息的爆炸,比不上摩尔定律。
互联网时代,传媒、实业、服务行业甚至政府,都在变革管理、运作和输出。社会的飞速迭代和人类的慢速迭代之间的冲突带来了现代人挂在嘴边的“心理病”。在新媒体、社交网络等大数据的分析和传播之下,攀比、拜金、逐利这些教科书级的反例在现实生活中成了“现实”。人们觉得“成功”有捷径、可复制;觉得自己也可以成为灰姑娘;觉得不创业、不炒房、不财务自由的人在中国是不幸福的……大数据透明了国民现状,也对绝大多数年轻人的价值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当你在焦虑,觉得自己快抑郁的时候,试着问问自己几个问题吧。
1.当我焦虑的时候我在想什么?
蜂蜂自己也焦虑过,回想一下我每次焦虑的起因一定是从一段本开心的状态或者平静的状态突然被拉到一个低谷,拉我下水的肯定是烦心事,有大有小。
买房
要不要买房?买不起咋办?这么大的事也算是全国性的难题了,但这种问题能引起焦虑,本质上是因为技术实现困难,还是根本毫无头绪?至少从蜂蜂的经历看,是毫无头绪。前面说过我们的大脑真的还未进化到足以处理当今社会主流难题的程度,但置之不理也会触发大脑的另一个功能:让没有得到处理的信息循环地间歇性地给宿主发出信号。如果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那么面对这个问题,如何让我们有点头绪?从草稿开始吧。
我们之所以从小对写作文这件事没有过度焦虑是因为我们养成了列大纲的习惯,这个习惯有两点好处,一是搭建结构来释放大脑做架构设计需要暂存的信息,腾出脑力发散思维和针对性分析每一个节点,二是在从头至尾列出结构的过程中能保持不偏离主题。
于是在做一些比较庞大的无法第一时间梳理清楚的事情时,我都习惯性的用脑图来打草稿,比如读书笔记。
大脑的惰性机制使理性分析系统在没有精力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可能会将其丢给更原始的系统来处理:情绪化的判断,“买不起!还不是时候考虑!烦!”所以像在买房这种让我们焦虑不堪的大问题上,我们需要借助这种工具一点点帮自己理清楚。
利用脑图把一个复杂问题拆散之后,即使分支暂时没有能力处理,也大大降低了单个节点的复杂度。并且分支的细化会增加处理问题的信心,毕竟有那么点头绪比没有头绪要好。
小事
马上快到抢票周期了,过年到底是出国玩还是回老家?
这种事情的优先级通常在一天的活动中属于低的,如果放在脑袋里的话,大多数时候也会被各种delay,过几天再想起的时候,拖延症的负罪感油然而生,自我否定也是引起焦虑的重要因素。
有些事情不是那么“重要”却又不得不做,那就交给助理吧。领导有助理的作用也是解放大脑来操心优先级更高的事,请不起助理就用GTD类的app,像邓布利多的“冥想盆”。有些GTD软件会做到很专业很繁琐,如果不是做PMO之类的工作,仅仅是个人琐碎事务管理的话,建议用“Things”这类app,可以快速建任务,最多满足项目分组、标签、时间提醒、优先级排序就好,多了就徒增烦恼。
2.我是谁?
也许当你重新认识自己时,会发现那个陷在漩涡里的人不像你自己。有时候确实是我们执念太深,以第一人称陷入某个谜题里不能解脱又惶惶不可终日。这让我想起山下英子的《断舍离》。设计师越来越趋同于极简主义,恰恰就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为的就是给人们的外在环境减少一分mess。
冥想
说到极简,蜂蜂想到了“苹果”,为啥苹果手表要内置一个“呼吸”app,对应Apple Health中的“正念”?后来蜂蜂查找了一些关于”冥想“的资料,冥想来源于印度教,印度教的“梵”所指的本我就是人类灵魂的体现,而梵本是无拘无束的、快乐的,在肉体和外物的包围下收到各种束缚和冲突,带给了人们痛苦。冥想的作用就是让意志集中在本我,抛开所有杂念,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
在我们想要去做一些改变和重塑之前,我们要先真正的重新审视自己,了解这个挖掘自我的过程,从精神层面可以通过定期的冥想或正念训练,让自己逐渐拥有控制自己的能力,控制的是情绪,也是看待外物的心态。
健身
老生常谈,锻炼身体一方面提高身体素质,附带的也通过提高新陈代谢促进内分泌,间接改善情绪管理。长期健身的人比不健身的人看待事物更积极,这里不赘述各种理论依据。
说起健身的门槛:场地、器械、教练、钱……这些可能是意志力薄弱的借口,但也有那么一些应用或服务在努力降低这些借口产生的可能,以最低的门槛打动懒癌亲们的心。
从测试身体机能到推荐训练课程,Keep利用用户大数据分析和专业算法解决了Fit at Home的私教需求,甚至其对用户自身的了解比健身机构的测评还要贴切。
配合穿戴设备的跟踪,运动数据的有效统计更加直观地给你阶段性的总结。这些可视化、可量化的信息潜移默化地提高了我们对自身潜能的认识、对阶段性努力的认可,以致对信心的重塑,可能这比运动本身带来的强身健体更有价值。
3.走出迷茫
要么有诗,要么有远方,要么就剩迷茫。读书少、阅历少往往会使人在某个阶段感觉到迷茫,阅历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阅读则是阅历补剂。咱们年轻人迷茫的时候只能靠学习来打造和提升知识体系,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和挖掘兴趣方向。
对朝九晚五的年轻人来说,去图书馆抱本书是件奢侈的事情。如今想要降低阅读门槛方式多种多样。
Pocket、Instapaper这类Read it Later应用满足了看到有用的信息不能及时完整阅读,稍后集中阅读的需求;Kindle除了便携化自己的图书馆,更整合了全文搜索、辞典、圈点笔记等阅读体验;聚合类应用、公众号等等丰富了电梯间、地铁公交上的碎片时间。而知识付费的浪潮下,得道等app的兴起更是连用户的耳朵也不放过,让开车或做饭的你都不好意思不“读书”。
庭前花开、窗外晴天,会开心;庭前花落、窗外阴天,会失落。为外物所扰、被欲望所困,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难以改变外物就学会主宰情绪,不自怜、不自卑、不怨叹,化简难事、接受现实,缘生之法皆为空,淡然处之。
写到这吧,该去治愈自以为抑郁了的小舞啦~
欢迎关注微信号“蜂舞”,这里有故事有酒。
![](https://img.haomeiwen.com/i6356890/d7728c24a45bbaa0.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