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年轻时只留有一张照片,他穿着一个长大衣,看起来特别帅气。当时看到这张照片时还问了多次爷爷,这是谁啊,象画中人一样,爷爷说了几次是他我都不肯相信,这是爷爷吗?爷爷在我印象中的时候已经是老年人了,他长得很硬朗,形象比较清瘦些的。
爷爷做农活是一把好手,写字啊讲道理啊讲故事啊,也是滔滔不绝。解放前在城市里有份文职的工作,解放后听到分田分地到户的消息,马上辞掉工作,回家务农了,多少朝代的农民,都盼望着有田有地的生活啊,所以爷爷回来做田做地心里也没有落差感,从来没有后悔过。
爷爷算是读过书的人,所以回到农村也算个文化人,每逢节假日或者是乡里乡亲有黑白喜事的时候,爷爷总是被邀请去写大红字或者写各种字贴,这个时候他总是很忙,有时候一天都在那里站着写啊写,都没有闲过,但是我看得出他很开心享受这一切。爷爷的字啊真是龙飞凤舞拿得出手,所以乡里乡亲都很敬重他,什么事情都会找他来商量,他也乐意做和事佬。
爷爷在兄弟里排行第一,一直是大哥气概,他做事从不服输,风风火火的,总要拿第一,也很大方爽快,有亲戚朋友来家的时候,舍得花钱买肉买菜去招待,对孩子也很大方,我们想买点小人书啊买点吃的,他总会欣然掏腰包。
爷爷特别注重教育,总是叫我们不要跟不学好的小孩子玩,他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跟多了坏的小朋友玩的话,以后你也会慢慢的变坏的。他也帮我们界定了一些村里的小孩子,哪些喜欢上学啊?哪些品质比较优秀啊?就跟那些人玩好了。
爷爷平时在干些农活之余,在我们家的自留地买了一些花种,或者去别村嫁接一些草草花花来自己弄,整个自留地都是种花草,一到开花时,整个院子都是花,美极啦,院子门口左边是一棵石榴树,右手是一棵有两人高的紫薇树,每到龙船节到来之际,紫红色的紫薇花就开得压满枝,村里人挑水施肥经过都驻足赞叹观赏一番,进了花园有一条小路通向后院,我每天早上都会走一走,闻一闻花香,看看郁郁葱葱的花朵。在那个时代,种花养草的真的很少,日子还末过得好,那有闲情逸志搞这个呢!爷爷会等花期正佳时,挑选一些好的,挑着担子去城里去卖,回来时总不忘帮我们买些小人书回来。卖花得到的钱,在夏天每逢卖雪条啊卖雪条的叫卖声响起,我们会马上追着爷爷帮我们买,爷爷总是会欣然答应,我们也是整个村为数很少的经常有雪条吃的孩子。
爷爷比较偏爱一两种蔬菜,如荷兰豆,还有松毛菜,每年都会去种一些,其中荷兰豆,80年代种这个菜很少,就放到今天卖得也贵。爷爷吃饭吃的特别慢,喜欢细酌慢咽的,这个习惯在冬天可不好,吃着吃着那个菜就凉了。这个时候,他就会把这些菜放到炒锅里再放在煤炉上,慢慢的烧着吃,一边吃还加一些豆苗啊或者青菜,吃的可欢了,这就算简版的火锅吧,爷爷在火锅边吃得更慢了,有时候我们也会凑个热闹去讨点吃的,爷爷总会拿个筷子那里夹一个这里夹一个的送到我们的嘴里。我们也趁机缠着爷爷给我们讲故事,就坐在这个煤炉边,过了一个又一个冬日的上午和下午的时光。
爷爷喜欢讲故事,都不知道他脑袋什么时候装着这么多故事的,童年的回忆总是坐在桌边听着听着他的故事,我就打瞌睡了。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呀、隋唐传啦等等,从小就崇拜的眼光看着他,感觉他知识多渊博啊,怎么那么多故事呢?所以我们从小就特别喜欢听故事,也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到12:00点左右,会准时坐在收音机前听电台讲故事节目。
爷爷在我们小时候很早就催我们学写自己的名字,我总是懒懒的不想学,快要注册上小学啦,写会写自己的名字尤为重要。有一天早上他要教我学,我偏不想学想跑出去玩,他就生气啦,拉着我的手不让我跑,手把手逼着我在地板一横一坚地写完,刚开始我很反抗,后来就慢慢地学写啦,练了几下我终于学会写自己的名字果,开心得不得了!总结一句就是学会写自己名字我是爷爷逼出来的!
爷爷一辈子有担当,进道理,对儿女子孙重视教育,儿女们虽不是人人都能靠读书改变命运,也都勤勤恳恳揾食持家。
爷爷的一生是艰辛和奋进的,爷爷你离开我们虽多年,想起你时,仍感到温暖和挚爱,想念你,亲爱的爷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