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馀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在唐代以前,我国已有1000多年饮茶历史,这就为唐代饮茶风气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代中期,社会状况为饮茶风气的形成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饮茶之风很快遍及全国,并开始传播域外。
唐代已是我国种茶、饮茶以及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茶叶逐渐从皇宫内院走入了寻常百姓的家庭,
因此无论是宫廷茶艺、宗教茶艺、文士茶艺和民间茶艺,不论在茶艺内涵的理解上还是在操作程序上都已趋于成熟,形成了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的饮茶之道。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同时,也是封建文化的顶峰。唐承袭汉魏六朝的传统,同时融合了各少数民族及外来文化的精华,熔铸了一段中国文化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随着饮茶风尚的扩展,以及儒、道、佛三教思想的渗入,茶文化逐渐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
随着茶业的发展和茶叶产量的增加,茶已不再是少数人所享用的珍品,已经成了同于米盐的、为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物品。所以陆羽在《茶经·六之饮》中说,茶已成为“比屋之饮”。
唐人上至皇宫显贵、王公朝士,下至僧侣道士、文人雅士、黎民百姓,几乎所有人都饮茶。
随着饮茶日趋普遍,人们待客以茶也蔚然成风,并出现了一种新的宴请形式——“茶宴”。
唐人把茶看做比钱更重要的上乘礼物馈赠亲友,寓深情与厚谊于茗中。
有些文人、僧侣将啜茗与游玩茶山合而为一,
有的文人从好饮、喜赏,进而深入观察、研究,总结种茶和制茶经验,品茗技艺的作品相继问世,代表性论著有陆羽《茶经》、张又新《煎茶水记》、温庭筠《采茶录》等。
《茶经》是我国第一部较全面地介绍唐代及唐代以前有关茶事的综合性茶业专著,
全书详细论述了茶的历史和现状,从茶的源流、产地、制作、品饮等方面,总结了包括茶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功能在内的一整套知识,
又创造了包括茶艺、茶道在内的一系列的文化思想,基本上勾画出了茶文化的轮廓,是茶文化正式形成的重要标志。
来一杯长安风的下午茶
温润一下失散的年华
在吃货的世界,英国人有一项伟大的发明,那就是“下午茶”。虽然英国本土并不出产茶叶,但是,中国的茶叶传入英国后,在英国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
“英式下午茶”的历史可追溯到狄更斯时代和维多利亚女王时期,沿袭至今已成为英国人典雅生活方式的象征之一。
可近期的一项考古研究表明,唐朝人就是在用精美的茶具搭配水果和糕点来喝茶了,堪比国际流行的“英式下午茶”。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
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
中华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唐代
1、煎茶道形成与流行:
中国茶道的最初的表现形式就是形成于中唐的煎茶道,陆羽《茶经》奠定了煎茶道的基础。煎茶道形成于八世纪后期的唐代宗、德宗朝,广泛流行于九世纪的中晚唐,并远传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
2、茶文学兴盛:
大唐是文学繁荣时期,同时也是饮茶习俗普及和流行的时期,茶与文学结缘,造成茶文学的兴盛。唐代茶文学的成就主要在诗,其次是散文。
唐代第一流的诗人都写有茶诗,许多则是脍炙人口。如李白、杜甫、钱起、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柳宗元、韦应物、孟郊、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皮日休、陆龟蒙等,无不撰有茶诗。
尤其是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更是千古绝唱,为古今茶诗第一,“卢仝七碗”成为茶文学的经典。
3、茶书的创著:
茶书的撰著肇始于唐,现存唐代(含五代)的茶书总共有六部,完整的有陆羽《茶经》、张又新《煎茶水记》、苏廙《十六汤品》、毛文锡《茶谱》。部分的有斐汶《茶述》、温庭筠《采茶录》。
陆羽《茶经》的问世,奠定了中国古典茶学的基本构架,创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茶学体系,它是茶叶百科全书,是茶学、茶艺、茶道的完美结合。
此外,唐代尚有茶事绘画、书法的出现,茶馆也在中唐产生,茶具独立发展,越窑、邢窑南北辉映。
唐代文化发达,宗教兴盛,陆羽《茶经》终于使得茶文化在唐代成立,并在中晚唐形成了中华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