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图定律,又被称为“租金定律”,租金定律讲的是:”土地租金是土地使用者所支付的价格,它是由垄断性(稀缺性)来决定的,而不是取决于地主在上面做的投资和改良的成本。它的价格受限于租用者(农民)能够承担的价格。“
李嘉图的租金定律给出了两种决定因素,即不同土地收入的差额,以及和其他投资资本回报的对比。前者比较好理解,就是好的东西需要的人愿意出高价。后者则是隐性的,一块土地用来建商场、建公寓甚至建工厂带来的回报是不一样的。这取决于其他人通过这块土地获得的收益。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71561/30d67a2407684035.png)
在李嘉图时代的地租势差是渐变了,而到了信息互联网时代,这种势差是陡降的。很多人觉得北京学区房的房价比周边一公里处高50%就是了不得的事情了,其实在硅谷,隔着一条高速,房价差三倍也不稀奇(Palo Alto 和East Palo Alto),这就是李嘉图定律今天的含义。
随着互联网将一切变得透明,李嘉图定律带来的势差是不断地被放大。它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
一流工程师的收入是天价,末流的免费给人工作。一些美国的游戏开发者和我讲,他们的行业中,一些工程师的收入一个月不到1000美元,比打扫厕所的人都低很多。我说这很正常,这不是社会公平不公平,而是李嘉图定律决定的。事实上,中国最好的游戏设计者一年能挣大约一个亿。
绝大部分IT服务,比如各种App不仅不能挣钱,而且是倒贴钱请人使用的。但是,好的App几年能挣上亿美元。
无论是电商、移动支付还是O2O的服务,第二名永远无法拿到第一名的估值,第三名之后价值几乎等于零。
在半导体行业任何一个细分市场,第一名拿走了几乎全部利润,第二名勉强能盈利,第三名之后都在亏损。
任何专业人士(律师、会计师、投资经理等等),一等水平的人的收入是行业平均水平的几倍到十几倍。
概括来讲,信息越透明,这种趋势越明显,而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样,互联网会带来大家收入的趋同,恰恰相反,互联网的发展会带来李嘉图定律的放大效果
作为一个普通人,这些IT时代的定律带给我们的其实就是按照这些定律所说的办。比如买房子,千万不要贪便宜找一个烂地段去买,再漂亮的新房子都会贬值,只有好地段的土地才会升值。办公司,千万不要为了得到一点点政策优惠,跑到三线城市去。公司雇人,千万不要贪便宜雇一大堆三流人士充数。
同样,作为人,如果不能做到比周围人明显高出一截,那么劳动都是免费的、不值钱的。这就如同荒滩盐碱地,没有人愿意付钱租用一样。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老说,十个九十分,也抵不上一个100分的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