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赵匡胤真是被迫成为皇帝的吗?他真的不想发动陈桥

赵匡胤真是被迫成为皇帝的吗?他真的不想发动陈桥

作者: 为了更好遇见 | 来源:发表于2023-06-21 18:18 被阅读0次

兵权的方式梅商吉半分君臣情谊,便收复了所有兵权,不再重蹈藩镇掌权的覆辙。我们本期就来了解。

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卓郡人,出生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唐天成二年及 927 年3月。由于他的家庭世代为官,所以他在父母的影响下饱受学识,更是对习武有着浓厚的兴趣。随着五代时期的朝代更迭,赵匡胤经过了后劲的崛起和灭亡,在后汉初年开始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他几经周转后发现以枢密使出阵夜都的郭威权势很大,将来是成大事之人,便决心为其效力。国威果然于 951 年推翻了后汉统治。建立后周,赵匡胤被任命为进军领队,后又被郭威的杨子柴荣招入麾下。 954 年,郭威驾崩,柴荣登基为帝。十国中的北汉政权联合契丹入侵后周,柴荣御驾亲征,赵匡胤以副将身份随行,在泽州高频之南的八公园与北汉军队展开了遭遇战。这便是历史上的高频之战。可是战斗刚刚展开,后周两名将领便带领千余人投靠了北汉,对于后周来说,局面非常不利。在危急关头,赵匡胤振臂大呼,主上面临险境,我等当拼死一战。随即与敌军展开拼杀,士兵们在他的带领下士气大阵,柴荣则称是带兵冲击北汉皇帝刘崇的大营,最终扭转局势,大破敌军。

赵匡胤作为前锋又向北汉的都城太原发起进攻。但是由于太原的防守严密,后周军在攻城时损失严重,赵匡胤也被流史射中,最后在柴荣的命令下撤兵回师,赵匡胤被升任为永州防御史。高平之战后,柴荣决定整顿击毙从生的侍卫亲军。赵匡胤根据柴荣的指示进行淘汰老弱、点、选精锐的工作,同时又参与了进军的扩建,为后周打造了一支最精锐的军队,赵匡胤因此成了柴荣的亲信之一。 959 年,柴荣在北伐的途中审阅文书时,突然发现文书下面压着一个口袋,打开后是一个三尺多长的木板,上面还写着点检做天子的字样。当时跟点检这个词挂钩的有一个殿前多点检的官职,也就是进军统帅,此时正由一个名叫张永德的将领担任。柴荣对他有所担心,就在返回京师后,让赵匡胤接替了张永德。

那么放这个袋子的人到底是谁?目的又是什么?这些在史书中并未记载,但是后面的事情更有意思。不久之后,柴荣因病驾崩,年仅 7 岁的柴宗勋继位。可是朝廷偏在这个时候,收到了北汉和契丹再次联合南下的消息。根据史书记载,宰相范志等人根本不辨信息的真假,一听说敌军来袭,便匆忙地派遣赵匡胤北上抵御。赵匡胤的出兵速度很快,仅在次日便统率大军离开了都城,夜宿于距离开封东北 20 公里的陈桥义。就在当晚,赵匡胤的一些亲信在将士中散布言论,意思是现在的皇帝幼小,根本不能亲政,而我们为国效力,拼死杀敌,最终落得个无人知晓的下场,还不如先拥立赵匡胤为帝,然后再出征北伐。如此看来,赵匡胤早已有谋夺地位之心。

柴荣当年看到的那个木牌,很有可能就是他计划的一部分,目的就是拿到掌管进军的兵权,包括这次北汉和契丹南下的消息,也是他的刻意安排,目的是趁着小皇帝上位的机会,发动兵变。果然,将士们在赵匡胤的清新的煽动之下,兵变的情绪越来越高。假装酒醉刚醒的赵匡胤,一出房门,便被将士披上了事先准备好的黄袍,然后拥其为帝。这便是历史上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而赵匡胤却以一副遭受逼迫的样子告诉众人,你们贪恋富贵,拥立我为天子。既然如此,就要对我唯命是从,包括回师开封后,不得经犯太后和主上,更不能实施任何侵略行为,服从命令者有赏,违令者足诛。

当时守备都城的石守信和王沈奇已是赵匡胤的同谋,他们得之兵便成功后立即打开城门接应,只有担任马步军副指挥,使得韩通想率兵抵抗,但还没有召集军队,就被效力过四朝的老将王彦生杀死。在控制都城开封的整个过程中,也仅有此人牺牲。宰相范志在此时才知道,所有人都中了赵匡胤的圈套,但事实已定,只能率百官听命。

赵匡胤随即建立宋朝,又称北宋,时年 34 岁,他仅用了四天的时间便完成了从陈桥兵变到称帝的全部过程。他在称帝之后,对后周的旧臣一个捕杀全部予以提拔重用。但是仅过了百余天,就有两位前朝大将相继兵反,规模虽然不大,但却让赵匡胤非常忧虑,每天在想应该怎样避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

丞相赵普认为,藩镇权力太重,就会导致君若陈强的局面,只要削夺其兵权,收回其精兵,然后给予其富足的生活,那么天下自然安定。赵匡胤于是在 961 年七月初九,把石守信等高级将领留在宫中喝酒,并哭诉自己整日不能安睡。众将问其何因,他说每日都能梦到各位兄弟因为陈桥事变而身首益处,自己心痛不已,一旦再发生类似事件,他不知道应该怎样对待这些兄弟。石守信等人瞬间明白了赵匡胤的意思,便向他寻求名不。太祖则让他们放弃兵权,多置良田伪宅,每日饮酒作乐,在与他们结为姻亲。这样一来,便可两无猜疑。众人于是在次日请求解除兵权。太祖同意,赵匡胤又以同样的手段,剥夺了王彦超等节度使的兵权,地方的行政和财政尽归中央管理。当然,这些手握兵权的大将,并不是只因为一顿酒席就能轻易交出兵权的,而是因为他们早已被赵匡胤的手段所震慑。虽然可以起兵反叛,但是风险极大。到步步知难而退,换取荣华。这便是广为流传的。

赵匡胤两次背九十兵权,此举解除了大臣的权力威胁,成功地防止了军变,是历史上有名的安倍方略。再加上之后的袭战、京虎攻略后蜀以及平定南汉等战役,赵匡胤终于结束了唐国以来分裂多年的局面。但是赵匡胤在文臣和武将之间却没有做好平衡,他以不懂军事的文臣治军,武将们在战场上却要听从文臣的调遣。这样做虽然消除了藩镇军制,但也削弱了部队的作战能力,再加上三年一亿的武将调动制度,指使宋朝与大辽、西夏和金国的战争接连败北。最终赵匡胤于 976 年在万岁殿离奇身亡,终年 50 岁。他在生前根据战场上的格斗拼杀经验,编制了一套 32 式长拳,又称太祖长拳,包括双截棍也是源出于他的太祖盘龙棍,这两套武术均被流传至今。

相关文章

  • 人间四月天一祖父<四>

    祖父这次去的地方是大大的有名,就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发动兵变之地,封丘县陈桥镇。现在陈桥镇还存在着赵匡胤当年拴马用...

  • 宋太祖赵匡胤(二)

    宋太祖赵匡胤成功的发动了陈桥兵变,兵不血刃,就当了皇帝。有人说这开国皇帝当得也太轻松了,其实不然,赵匡胤的帝王之路...

  • 宋太祖的智慧

    宋太祖赵匡胤通过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当了皇帝,开创了大宋百年基业,成为千古一帝。建朝以后,他又通过杯酒释兵权的...

  • 陪伴营-宋元||赵匡胤陈桥兵变(1)1/25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改后周为宋,做了宋朝皇帝。 赵匡胤祖籍河北,出身于武官家庭...

  • 大宋政治制度的优劣

    公元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皇帝,并皇袍加身!建立大宋王朝,史称北宋,建都汴梁(今河南...

  • 如果当初柴荣没死,还会有后来赵匡胤的陈桥兵变吗?

    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了兵变,七岁的周恭帝被迫退位,后周就此被大宋所取代。但是在一年前,赵匡胤还是一名忠...

  • 战狼二:迟到的荷尔蒙

    公元960年的一场军事政变——陈桥兵变。(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

  • 历史上真实的陈桥兵变

    历史上真实的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就是赵匡胤发动兵变,取代了后周,自己黄袍加身的这么个过程,因为赵匡胤是武将,因...

  • 北宋为何把都城设在河南开封?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取代后周政权,建立北宋王朝,定都开封。 赵匡胤建立北宋的时代,经历...

  • 宋高宗赵构为什么要将皇位传给太祖​赵匡胤​一脉?(转载)

    公元960年,后周殿前司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将后周年仅八岁的儿皇帝柴宗训赶下了台,自己以接受禅让的形式,黄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赵匡胤真是被迫成为皇帝的吗?他真的不想发动陈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jjy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