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干上这事,眼界都变了。以前只顾自己,只顾我的语文,我的课堂,我的学生。现在看的是整个学校,整个年级组,整体老师。事也多起来,特别是10月份,天天的事,周周的活。基本一天的处理一个文件,的写一个材料,再加我是一个慢性子的人,稍微一干就到深夜。
这周的教学投入的很少,《答谢中书书》一课上的失败,原因是我备课备的太潦草,谋而后定,我却没有做好。学生学的死气沉沉,我一个人在导,努力的调动他们的兴趣,结果可想而知,心情沉闷。
《列夫,托尔斯泰》由于要准备一节公开课,所以周一早上,让学生读了几遍,上了一次。效果很糟,原因是我的思路不清,我不知道要在这节课里展现什么,内容简单,就是一个外貌描写,手法简单欲扬先抑,修辞简单比喻与夸张。为什么就上不好呢?茨威格的传记举世无双,列夫的成就有目共睹,两个超级大师,给我展现的是一次文字盛宴。我却没有给学生端出来,支离破碎的捋,毫无美感的析,大处入手使得说的枯燥,讲的乏味,学生爱学才怪!
上完之后就分析,怎么上,同事给的建议很好,从自己的感知入手,对比茨威格的描写,形成反差,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反思自己的教学点,我想给学生教什么,这一课编者需要给学生什么,想清楚,结合学生的特点。
语文的美,语句的美,人物的美,在这一课凸显。特别是酣畅淋漓的语句,虽是写人物的外貌,却写的活灵活现,印象深刻,这就是一个点。“他浓密的毛发,植被多于空地,眉毛像树根……”写的平庸甚至丑陋。我的新定位:读美句,赏外貌。赏外貌,看精神。收集大量描写句,让学生自己读,读出特点,读出美来,读出列夫的伟大!
《记承天寺夜游》是这周上的比较满意的一课。调动学生的兴趣,读诗,读出节奏,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感情。虽然我带入的有点多,但学生能够思考,能够进入学习,我就满足了。特别是感情这一块,学生读出里面的复杂,读出细微的变化。
上好一节课太难,我要多用心,多投入经历,不能找借口了,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勤奋,我有什么资格懒惰呢?下周要把重心放在教学上,放在研究学生上,放在研究教材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