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曾说:“这个世上,大多数的人都生活在安静的绝望中。”
如果,你问一朵花,怎样才能绽放?它没有答案。它只知道自己要不断壮大,它甚至不知道自己会绽放,就像毛毛虫拼命吃,它知道自己要结蛹,蜕变成蝶吗?它只是遵循了生命本身的召唤和设计,它甚至不知道它化蝶后,能否飞出那个囚禁它的玻璃房,但它依然这样进化了自己,哪怕飞不出人类给它设置的玻璃囚笼。那人呢?
是否也一样?还是,因为人有意识,所以,会“越狱”,去冲破困住他们的外在因素,但却发现,许多时候,困住自己的,是自己内在那看不见的心念模式?这一点,和大自然万物生长的方式,似乎背道而驰。我们作灵长类动物,似乎总学不会像毛毛虫或花朵一样本能地绽放自己的美丽,我们总在成长的路上,让自己坠入各种看不见的束缚和坑洞,并且因此怀疑自己的能力,丧失前进的动力,或放弃成为新的自己的意愿,一不小心,就成为了那个有点营养不良、发育不良或毫无个性光彩的存在。
我们总在纠结如何活出自己,却忘记,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向着喜悦的方向,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伸展自己的身与心,像每一株植物,像向日葵追着阳光,和每一只会蜕变的昆虫一样,为蜕变积蓄力量,去学习你渴望的知识,技艺,去接近你欢喜的事物……
有些人,并不懂“梦想”二字是什么东西,甚至也不需要知道,但他追随心的方向和生命本能的乐趣时,他一样过得安稳、内心安定,这也是本能绽放的一种。就如乡下的农夫,一辈子只会耕田,但他活的惬意,踏实,没有纠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三餐四季,夜夜安眠。他的内心秩序,有的只是庄稼收成的好梦和农忙的时令,他简单,朴实,他本真,自然。他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他活出了他的样子,也活出了一种和谐的氛围,一种滋养内外世界的能量。
梦想,只是人们制造的概念。它本身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道,是内在与外在的一致。这一致,就是和谐统一。是自动生发的生机盎然。内心与外在的关系,如游戏程序和游戏过程关系,你为自己设定了什么关卡,游戏里自然有相应配合你的外在剧情。当你有了执念,自然也就有配合你的执念,演绎阻碍你前进的关卡或人。只有你破除了执念,那些你认为的“拦路石”,才会烟消云散。
当你内在的一切秩序被整合,自然会生发你要的结果。如果内外无法一致,就如内心对外在的抗拒,会有拉扯和纠缠的能量。如同许多媳妇对婆婆的反感,也是在抗拒自己内在相同的那部分。当她评判别人的时候,很可能忘记自己很可能有相似的部分,所以厌恶别人,也是在厌恶自己内在的那部分。那么,当你发现,那些念头只是寄居于人身,甚至只是暂时停留于某个人,它们并不是你本身,也不代表任何人时,你还会去纠缠不清吗?因为被寄居的人,他自己可能都不知道自己为何会有这样的念头。
所以,觉察念头,并送走它们,保持内心的清明,是我们一生唯一的功课。
只有看见那相似的部分,才能照亮、接纳一切阴暗的存在,才会明白: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也如情侣之间感情破裂,你不想纠缠了,就会扭头而去,而你犹豫不决时,就会拉扯,会烦闷,会和内心无法一致。你对伴侣的评判是什么,他真的是如此不堪吗?还是,那反感只是你内心某些顽固信念的一种投射?你喜欢的,他都达不到,他就是不好吗?那么,是他的不够标准伤害了你,还是你内心那“男人应该很强”的执念,伤害了你?
别忘记,你的世界就是你所有信念的结合体。古人云:“境由心生,物随心转,心之所向,境之所在。”你心念变了,你的世界也会变。因为,你学会了让自己成为自己,也允许别人成为别人。而最后,如何突破内心的樊笼,或许,你只需要看看心里都有哪些和喜悦、自由相违背的声音,哪些是总在紧要关头给你泼冷水、嘲笑你的声音,便知道是什么在阻碍你,而当你看见,它们也就无处遁形,就不再是无形的阻碍,而是你随时可以设法飞越的乐趣了。
内外不一致,往往产生痛苦。内外一致,如向日葵本能追随太阳旋转,我们要做的,也应该是这追随内在喜悦而生活。而我们来世间要学的,或者说要回归的,正是这内在合一的本能。让心滋养外在的一切,也让外在的一切滋养心。
原文如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