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需求管理(一)

需求管理(一)

作者: 澄皓 | 来源:发表于2020-12-13 20:00 被阅读0次

    需求分析主要解决判断单个需求的价值,面对多个需求时,就需要管理了。直白的说,就是管理需求生产到发布的过程。

    对于C端产品分为3步:

    (1)需求挖掘,解决需求从哪来;

    (2)需求匹配,解决需求去哪里;

    (3)需求排序,谁先谁后。

    需求挖掘

    需求的来源,总结一下有3个,分别是用户,产品,公司内部。B端产品还多一个是客户,因为B端的部分客户需求是用户需求,另一部分是定制需求。

    来自用户,收集方法主要有访谈,问卷,反馈,评论等。

    来自产品,主要从运营数据分析与竞品分析中挖掘。

    来自公司内部,既包括作为产品使用者的需求,也包括内部运营产品的需求。最熟悉产品的是自己人,B端产品更是如此,所以内部是一条重要渠道,可以用激励机制增加提需求的动力。

    收集统计后做分类,对非需求的反馈给出解决办法,对可能有价值的需求放入需求列表。

    举例,原始的用户反馈列表如下:

    处理如下:

    无论是用户还是内部人员提出的需求,可分为问题级需求和方案级需求。

    需求都是由人提出的,因为用户可能心口不一,简单思考给出的方案也大概率不可靠,所以在遇到方案时,要尽可能找到方案背后的根本问题,思考有无更好的方案。对于方案级需求完整的处理流程如下:

    我更喜欢用问题和方案来描述,问题是疑问句,方案是加陈述句,简单好记。


    需求匹配

    需求无穷尽,但资源有限。要根据行业阶段和公司阶段做取舍,需求是否在这个产品做、做到什么程度、什么时间做,做成什么形态。

    有大量的需求已经有了成熟的标准方案,比如简单的注册登录,稍复杂的权限系统,优惠券功能,数据报表等等,直接抄就行。


    需求排序

    对于C端产品,一个公平有效的工具是ICE。

    团队成员根据影响范围,自信程度,难易度,给出各自的主观打分,汇总取均值。

    如果总分相同,优先做难易度更低的,如果难易度也相同,在产品早期优先做自信程度更高的,后期优先做影响范围更高的。

    举例,ICE表格结果如下图

    对于B端产品,ICE不太适用,要用RICE,或者自定义公式,其逻辑与ICE相同,另外也可用Kano辅助。

    1. RICE

    与ICE不同的是,增加了影响程度。

    Reach*Impact*Confidence/Effort=RICE SCORE

    R接触数量:这个项目会影响多少用户?(在限定的时间内估计)

    影响程度:对每个用户的影响程度是怎样的?(巨大影响= 3x,高 = 2x,中 = 1x,低 = 0.5x,极低 = 0.25x。)

    C自信指数:你对自己的预估有多少信心?(高 = 100%,中 = 80%,低 = 50%)。

    投入精力:项目需要多少人/月?(使用整数,最少为 0.5 人/月)

    由团队成员评估I和C的分数取均值,代入公式后分数越高则优先级越高。

    2.自定义

    自定义公式,列出影响产品价值的因素,给定不同权重,权重代表影响产品价值的重要比例系数。

    举例,在某网站中,从高到低的影响因素是,运营效率,利于销售,吸引客户、用户体验,对应比重是40%,30%,20%,10%。

    如下图,计算后,订单修改的优先级高于比首页重新设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需求管理(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jvp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