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小巷窄且深,小店开在小巷口。
小店的主人是一位老奶奶,花白的头发配上佝偻着的腰,常常带着小板凳和蒲扇,缓缓移着步子来到小巷口纳凉。
村里的人都从小巷外来,笑眯眯地和奶奶打着招呼,等奶奶慢吞吞地离开凳子,两人这才唠着家常来到店里。
奶奶在里面,买东西的人在外面,两人被一排陈旧的柜子隔开。这柜子是玻璃的,黄木包边,上面满是黑漆漆的油垢,边边角角的铁钉也已经生锈,但玻璃是干净的,有裂痕的地方也被胶带整整齐齐的贴着,看着规整不少。玻璃柜里装的全是花花绿绿的零食,大人们一般对这都不感兴趣,他们会打油买醋。奶奶拿出半个葫芦做成的瓢,从柜台后面几个发光发亮的大瓷缸里舀出油或者醋,再用漏斗把它们倒进人们带来的塑料瓶里。大人把钱递给她,她会笑眯眯地从后面锈迹斑斑的老饼干盒里找零,然后递出来。遇上带孩子来的,大人实在熬不过小孩的哭闹,奶奶会从后面递出一根麻花或是一块饼干,依旧笑眯眯地说着“乖,不哭了。”大人不好意思,从玻璃柜里挑了个最便宜的零食,连着麻花或者饼干的钱一起给了,这才走。
这小店自打我有记忆以来,一直存在。后来村子扩建,小巷被整改,加宽了不少,小店在村子扩建的时候关了门。
再开门的时候,发黄的玻璃柜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几排整整齐齐的新式货架,货架上摆满了玻璃瓶装的醋和油,甚至还有进口的零食。老奶奶不见了,一个烫着时髦卷发的年轻女人跟在选购者的后面,面无表情地报着价。墙上贴着二维码,再也不用从发旧的饼干盒子里找零,哭闹的孩子也没人在意了,大人不会花太多的钱去买那些进口零食,博孩子一笑。
小时候,妈妈总遣我去小店打油。我老远就看到小店的老奶奶坐在巷子口,夏日的余晖照得她的眼睛眯起来,她也回看着我,在那张苍老、慈祥的脸上,露出客气、回礼一般的疼爱。打完油后,她总会递给我一根油油的麻花或是一块沾满芝麻的饼干,说是为了奖励我帮大人做事。
很怀念那时为了一根麻花或是一块饼干的奖励,蹦蹦跳跳地帮妈妈去打油的日子,黄昏中,那是一条充满欢乐的乡间小道。只是后来,奶奶不在了,我长大了,小店还在,但不是从前了。
网友评论